歪歪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歪歪小说 > 情深不及路远 > 第53章 习惯她的存在

第53章 习惯她的存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糖水铺那次被苏念思豪气干云地拍着肩膀、带着十足的江湖义气认证为“好兄弟”之后,路远心里那点刚刚萌芽的、连他自己都没弄清楚的异样情愫,像是被一盆从头顶浇下的冷水,瞬间冷静了许多。与其说是消沉,不如说是一种被迫的清醒。

他开始认真反思,是不是自己最近有点想太多了?也许聂少华的调侃只是无心之举,或者说,聂少华本身就是个喜欢捕风捉影的家伙。而苏念思的靠近和依赖,也仅仅是因为她性格本身就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加上在画画上确实需要他的帮助和指导。她对丁寒、对吴宇,甚至对聂少华,不也都是那种自来熟、没什么距离感的态度吗?那声“兄弟”,也许在她心里,真的就只是“好朋友”的一种更亲近、更认可的表达方式,不含任何其他的深意。

“兄弟”就“兄弟”吧,路远这样反复地、强硬地告诉自己。至少,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针对他、处处找茬,甚至还挺“崇拜”他的画技和指导能力,这一点,对一个沉浸在艺术世界里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比起以前那种互相看不顺眼、一见面就想拔刀相向的气氛,现在这种“兄弟”关系,似乎也没什么不好。至少,相处起来轻松多了,画室里的气氛也融洽多了。

想通了(或者说,努力说服自己想通了)这一点,路远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他不再刻意去捕捉苏念思的眼神,不再因为她无意的靠近而心跳加速,也不再因为聂少华的调侃而反应过激。他努力将自己定位在“可靠的师兄”、“画画上的指导者”以及“够意思的兄弟”这几个角色上,试图将自己的心境重新拉回一条安全的、理性的轨道。

然而,有些事情,不是靠理性和意志就能完全控制的。感情,或者说,由日复一日相处而产生的联系,是一种比心动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习惯。习惯,像无声无息的潮水,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海岸线的形状。

日子一天天过去,深秋已至,校园里的银杏树染上了最浓烈的金黄,像燃烧的火焰,美丽而短暂。路远发现,苏念思的存在,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他习惯了每天早上走进画室时,第一眼不是看向自己的画架,而是那个靠窗的位置。那里总是已经铺开了画纸,旁边堆着颜料、画笔,还有一堆看似杂乱无章、仿佛随时会坍塌,但苏念思自己却能精准找到任何东西的小物件——那是苏念思的“领地”,充满了她的气息和痕迹。她总是来得很早,要么已经埋头苦画,画到头发都翘起来;要么对着窗外发呆,手里可能还转着一支笔;嘴里可能还哼着不成调的、跑了八百里的歌,但她自己唱得异常投入。

他习惯了她咋咋呼呼的声音。无论是看到一幅好画时的惊叹,还是画不出想要的效果时的懊恼,亦或是听到聂少华讲了个冷笑话时的爆笑,她的声音总是充满活力,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总能打破画室里有时过于沉闷的、只有沙沙声的寂静。一开始他觉得吵,觉得影响他集中精神,后来却觉得……嗯,有点热闹也挺好。至少比一片死寂、只有压抑的笔触声要生动得多,有种鲜活的人气。

他习惯了和她、以及聂少华、丁寒一起去食堂吃饭。苏念思总能以她惊人的“美食雷达”精准地找到当天食堂最好吃的窗口,并且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消灭掉餐盘里的食物。她吃饭的样子一点也不淑女,甚至可以说有点狼吞虎咽,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填满食物的小松鼠,但看起来却格外有食欲,让人觉得她碗里的饭菜都变得更香了。他甚至会下意识地把自己餐盘里不爱吃的青椒或者胡萝卜丝夹给她——反正她什么都吃,而且吃得很开心,一点也不挑食,这是他以前从未对任何人做过的。

他习惯了在画画遇到瓶颈时,旁边会传来一句带着点纠结和依赖的声音:“哎,路远,你来看我这里是不是画得有点奇怪?感觉怪怪的,但又说不上哪里怪。”然后苏念思就会抱着她的画板,或者直接把画架推过来,一脸认真又带着点苦恼地向他请教。他给她讲解的时候,她会听得特别专注,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要把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偶尔恍然大悟般地“哦——原来是这样!”一声,然后立刻拿起画笔,迫不及待地尝试修改。看着她因为解决了问题而露出开心的、如释重负的笑容,路远发现自己心里也会有种莫名的满足感,比自己画出一幅好画还要令人愉悦。

他习惯了她的一些小动作。比如思考时会下意识地咬着画笔的末端,或者用笔杆敲敲脑袋(他提醒过好几次颜料有毒,但她总是记不住,过一会儿又开始了);比如画得投入时会不自觉地皱起鼻子,像一只在闻味道的小动物;比如遇到开心的事情,即使只是画出了一个满意的线条,也会忍不住轻轻晃动身体,像尾巴摇晃的小狗。这些小细节,像是一帧帧连续的画面,悄无声息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组成了名为“苏念思”的生动影像。

他甚至习惯了她那有点“过分”的自来熟和肢体接触。她会在激动地讨论画画或者其他事情时,冷不防抓住他的胳膊摇晃,带着点撒娇又带着点兴奋;会在表示赞同的时候用力点头,然后一不小心撞到他;会在走路的时候不看路,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差点摔倒或者撞到别人,然后下意识地扶住他或者抓住他的衣角。一开始他会浑身僵硬,觉得非常不自在,甚至想立刻甩开她的手。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好像……没那么排斥了。甚至有一次,她在食堂端着盘子转身时差点撞到迎面走来的老师,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了她的腰,心里掠过的不再是尴尬和别扭,而是一种带着点担忧的迅速反应,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仿佛这个动作已经重复过无数次。

这种习惯是潜移默化的,像温水煮青蛙,等路远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对苏念思的存在习以为常,甚至到了……如果哪天她没来画室,或者中午没和大家一起吃饭,他会觉得有点不自在,好像生活里缺了点什么,画室里少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食堂的饭菜也好像没那么香了。

他会下意识地看向那个空着的、堆满了画具和杂物的位置,会忍不住问旁边的聂少华或者丁寒:“苏念思今天怎么没来?”问完又觉得多余,自己心里是知道答案的,但就是忍不住想问出口,仿佛确认一下她的缺席,才能解释自己心里的那点空落。

“哦,念念啊,她说她上午没课,想睡个懒觉,下午才来。”聂少华通常会这样回答,然后附赠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带着那种“我都懂”的坏笑,“怎么,路远同学,想她了?我们‘好兄弟’不在,不习惯了?”

路远会立刻板起脸,试图用冷淡的表情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只是随便问问,少一个人有点不习惯,画室太安静了。”

“哦——不习惯啊——太安静了啊——”聂少华拖长了语调,尾音带着明显的揶揄,笑得像只偷腥得逞的猫。

路远懒得理他,知道自己越解释,聂少华越来劲。但他心里却不得不承认,聂少华说得没错,他确实有点……不习惯。那种不习惯,已经超越了“团队少了一个人”的范畴,更像是一种个人化的、对某个特定存在缺席的感知。

这种“不习惯”,在他看来,是对一个“兄弟”的正常关心,是对一个固定团队成员缺席的正常反应。嗯,一定是这样。他这样固执地告诉自己。

他还习惯了帮她收拾“烂摊子”。苏念思性格大大咧咧,丢三落四是常有的事。不是忘了带画板,就是把颜料蹭到衣服上,要么就是水杯落在画室,围巾忘在食堂。路远作为离她最近(物理距离上,也可能是心理距离上)的人,经常扮演着“提醒者”和“善后者”的角色。

“苏念思,你的调色盘没洗,颜料都干了。”

“苏念思,你的画夹拉链没拉,小心东西掉出来。”

“苏念思,你的学生证掉了,刚才从你画袋里滑出来的。”

他一边说着,语气可能带着点无奈,但一边可能已经顺手帮她把调色盘冲干净,把画夹拉链拉好,或者弯腰捡起了掉在地上的学生证,递到她面前。

苏念思每次都会吐吐舌头,露出有点歉意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容,然后笑嘻嘻地道谢:“哎呀,谢谢你啊路远!我怎么老是丢东西!你真是太好了!简直是我的‘生活助理’!”

有时候还会附赠一个带着温度的、“兄弟”式的拍肩,或者在他帮她捡起东西时,在她略显凌乱的发顶揉一下,带着点亲近和感激。

路远已经能面不改色地接受这个拍肩和揉头了,甚至心里还会觉得,算了,谁让她是苏念思呢,就这样吧。她好像天生就需要人照顾一下。

他开始觉得,苏念思就像一只精力旺盛、偶尔有点小迷糊、但却充满阳光和活力的、闯入了他原本平静而规律的生活的小动物。她带来了混乱,带来了吵闹,但也带来了……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鲜活和色彩,打破了他世界原本只有黑白灰和理性的秩序。

他习惯了这种色彩,习惯了这种鲜活。习惯了画室里除了松节油味,还多了一丝淡淡的果香洗发水味;习惯了除了沙沙的笔触声,还有她不成调的哼唱和偶尔的惊叹。

就像习惯了画室里松节油的味道,习惯了秋天落叶的颜色,习惯了每天日出日落的轨迹一样。

苏念思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一个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

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这种“习惯”,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他。他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不再总是带着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嘴角也不再总是紧抿着,甚至偶尔会在听到苏念思的傻话、或者看到她因为一点小事而开心得手舞足蹈时,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浅浅的笑容。

连丁寒都发现了:“哎,路远,我怎么觉得你最近好像……没那么‘冰山’了?脸上表情好像多了一点?”

聂少华在一旁立刻补充:“那是爱情……哦不,是‘兄弟情’的滋润!是‘好兄弟’的阳光温暖了路远同学这座冰山!”

路远瞪了他们一眼,但这次,连他自己都感觉到底气没那么足了。他的反驳不再像以前那样坚决,只是带着点无奈。

他只是习惯了她的存在。

嗯,只是习惯了而已。和喜欢,和“有情况”,没有任何关系。他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强调。

路远低头看着自己画板上逐渐成型的户外风景写生,画里有明媚的阳光,有色彩斑斓的银杏树叶,有美院老建筑的墙壁,还有……一个模糊的、充满活力的背影,扎着高高的马尾,背着那个看起来塞满了各种杂物的、鼓鼓囊囊的大画袋,正朝着阳光明媚的方向走去。

他愣了一下,盯着画纸上的那个背影,心里猛地一跳。他什么时候把她画进去了?而且画得如此自然,仿佛那个背影本身就是风景的一部分。

他赶紧拿起画笔,试图将那个背影擦掉,或者用树枝和叶子遮盖住。

但是不知怎么的,他越是想擦掉,那个背影在脑海里就越清晰。擦了几下,画纸上的痕迹反而变得更突兀,像是在刻意抹去某个重要的部分。

他最终还是放下了笔,没有完全擦掉那个背影,只是让它变得更模糊了一些。

也许,有些存在,一旦习惯了,就再也无法彻底抹去了。无论是在画布上,还是在心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