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至学馆,朗朗读书声已从中传来。
陆清洛悬着的心微微放下,转头邀功似地朝皇帝与魏贵妃一笑。无论是汪子恒兢兢业业忽然会管学生的本领,还是张县令特意提点也好,总之今日开场还算顺利。
几人隔着窗户瞧着学生读书,在汪子恒的监督下大多是认真的,偶有打瞌睡的。只一个何潼左顾右盼开小差,正好与窗户外的众人对上目光,吓得浑身一顿,转都不敢转回去。
“……咳咳!”陆清洛没好气地暗示他,一种更迷茫的神色替换过他的呆滞,还是汪子恒赶到,将他小小的头扭回。
“毕竟是孩子,玩心还是有的。”她为学生的表现找补。
“幼时你与姜醴在国子监也是吵吵闹闹的静不下来。”皇帝却不似很在意,陆清洛方要找些话搪塞,他又颔首示意继续展示学馆。
早读之后,便是按入学时间分班次教学。陆清洛本意是想叫皇帝与魏贵妃去观看姜醴那边教诗词策论的,他所教之物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口味,也更高深些,如若观赏他教课,或许更能为学馆争得一个好印象。可魏贵妃与皇帝眼睛黏着女儿,直接略过一旁捧着诗书讲课的姜醴,跟着陆清洛走进教幼童开蒙的隔间。
坐在位置上左顾右盼的幼童尚不知晓自己正面对何事,说小话的说小话,打闹的打闹,好奇打量听课二人的也不遮掩。
陆清洛头疼地喊了好几次“安静”,这些小崽子们偶有一两个听话,很快又被身边人带偏。
她有些无措地看向魏贵妃,后者维持着认真的神情,眼神却是过分和善的,轻轻向她颔首鼓励。
又想起昨晚与魏贵妃的对话。
在魏贵妃将一切的真相吐露后,陆清洛也说出自己真正所想:她愿在当地继续完成公主原身所期盼之事,不愿囹圄宫闱之中。
魏贵妃沉默片刻,承诺助她一力,不过她要确保每年都回长安一趟。
而魏贵妃助她一力,劝说皇帝的结果,就是这一趟视察。如若皇帝满意,陆清洛就得以继续宫外自由自在的置办产业、偶尔帮助宜和城搞搞基建的生活;如若皇帝不满意,陆清洛只得乖乖回长安,听“天”由命了。
现今魏贵妃瞧向她的眼神,她也是极其熟悉的。穿越之前,许多个成长过程中紧张的时刻,只要有母亲在场,她也是这样鼓励地看向她。
一个母亲看着女儿的皮,一个女儿看着母亲的魂。
深吸一口气,陆清洛叫起何潼背诵教过的内容,室内瞬间安静下来。这一招杀鸡儆猴,在小团子们身上是屡试不爽的。
纪律整顿好,一切就顺利,无非是她已经熟练无比的教生字、学句读。她原先也是实习过,被特级教师听过课,虽说如今听课的是皇帝,不过毕竟与她多一层亲缘,他与魏贵妃表现的也对这个公主疼爱有加,于是居然比实习那次试课还要轻松些。
上午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
味先知三楼的雅间终于迎来设立以来最尊贵的一位客人。
皇帝对她在味先知厨房里捣鼓的事很是有兴趣,被周围几人拿着“君主远庖厨”“厨房太挤”等理由劝着,最后还是姜醴的一句“往来官员闲时总喜爱来味先知,天家大可视察一番。”叫皇帝心满意足地待在三楼。
干活时身边少几双盯着自己的眼睛,顿感轻松许多。
学馆众师将闹哄哄的学生安顿好,姜醴寻个空走至陆清洛身边,问:“想好今日的菜没有?”
自从上元节被皇帝与魏贵妃抓个正着,他们已很久没有面对面单独谈话,往日里这样的机会却是很多的,而之后的命运也不全然受他们控制。
“早跟小厮们定好买的菜了,精致的吃食天家大抵是吃太多,这次做些清供便好,胜在一个新鲜。比如脆琅玕、酥黄独、梅花糖饼,剩下的伙计做了什么菜就端什么菜上去罢。”陆清洛眼一热,没忍住提到这几日的事,“刚刚你被天家与贵妃留了一会儿子,爹爹他……他没有为难你吧?”
姜醴竟弯起嘴角:“没有。”
“这几日是我连累了你,之前为了方便,我未曾隐去自己的身份……才叫你被误解。”
“无妨,这并非你错。天家动怒多是因为我,我之前也未告知你我的身份。”
“你的身份?”陆清洛转眼一想,忽然想到皇帝骂姜醴时提到的姜维真。同姓姜,大概是什么名门望族而非农户出身罢,所以多疑的皇帝看见姜醴与公主搭上关系会更加愤怒,骂了好久。
正想再多说些什么,一旁的汪子恒过来提醒:“学生们都等得坐不住了,那位贵客怕也没什么耐心。”
是啊,天家的耐心耗完,无论他们在此处互相如何互诉衷肠,都改不了结局。
陆清洛很快开始将午饭的任务分发。
几样菜中,脆琅玕与酥黄独做起来没什么趣味性。脆琅玕将莴苣切片清炒再淋上酱汁,一道家常菜而已,不过这里的莴苣更鲜嫩。酥黄独制作过程的前半程也没什么意思,就是将芋头煮熟再切片,留到研磨香榧子、杏仁粉并将其和成酱,将酱料涂抹在芋头片上的时候再喊学生们出来。这些枯燥无味的交给味先知里闲着的伙计便可。
梅花汤饼的食材已经备好,前些天的蜜渍梅花还留些,汁水保存得当,再混些檀香末和面,便做成梅花汤饼的面团底。
和面这一项工作,不是手小力小的学生们能完成的,小厮也都在忙活其他事。陆清洛喊来姜醴帮忙,倒是将面团揉得劲道,他习武的本事用在厨艺上正合适。
“将手洗净,每人向姜先生领好自己的面团,这般将模具嵌入面团——”
陆清洛将竹制模具按在面团上,轻轻一压,静待几秒,熟练地反手将剩下的面团一揪。取下模具,案上躺着一朵面团做的梅花,小巧精致,香味清幽。
周遭的学生瞪大了眼睛。
“这便是梅花汤饼中的梅花,用模具时切记不要省力气,取下模具时却要小心,尽量用巧力……”
也不知学生将她的话听进去了多少,一个一个热火朝天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印着梅花。也许做这梅花形状的面团,对他们来说就和现代的小孩玩橡皮泥、沙子是一样的,是很有乐趣的活动。
可惜时代与家庭并不能让他们拥有只用捣鼓儿童益智玩具的童年,他们中的大部分,在稍微能扛起点东西时,劳动力就被过于透支地使用。
学馆的建立,既能用变相的金钱接济他们的家庭,又能为他们带来一个应有的童年时光。
看着学生们兴奋的、专注的小脸,陆清洛暗下决心,决不能抛弃学馆与美食铺子的产业。就算是交到其他人手上,她也不放心,接手之人是否真正心底澄澈,是否精明强干——倒不是说她对自己的品德与能力多么感到自信,只是她在此朝此代身为公主,无金钱前程之忧;魂又来自遥远的以后,对古代的许多事情可以说是能够未卜先知。
她是最适合学馆的夫子。
梅花汤饼的梅花都已制好,做给客人,特别是三楼雅间那几位的份额,她并未全都采用学生们的作品——孩子的肢体能力毕竟尚在成长之中,动作精度不够,对着模具也能做出歪歪扭扭的梅花。
不过这些梅花只是样子有些抱歉,滋味与营养都不欠缺的,本着不浪费粮食的理念,陆清洛把这些留给学生和自己吃。
学生们听见自己会吃到自己做的梅花汤饼,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伙计将梅花面团用网筛下进鸡汤中,在蒸腾起的鲜香中陶醉。
看来今天不用指挥他们在味先知跑腿了,陆清洛收回眼神,还没来得及收回笑,就与同样噙着笑的姜醴对上目光。
……
姜醴比陆清洛楞在原地的反应自然许多,向她点点头,转身非常自觉地跟着其他伙计一同跑腿。
不得不承认,有姜醴在,许多事情能顺畅许多。
“掌柜的,您要的菜都备好了。”擅厨艺的伙计跑来通知,陆清洛点点头,将盛好的梅花汤饼撒上些杏仁粉,与装好盘的脆琅玕、酥黄独一同置于托盘中,又叫雨霏端好绿醑酒,自己带着人亲自去三楼雅间上菜。
能不能保住自己在宜和的产业?能不能把姜醴也留下,不过若是他志不在此,她也不该过分强求……
不长的路,陆清洛脑中思绪七慌八乱,想西想东。
大堂里往来客人摩肩擦踵,好几个贬官也毫无戒备地吃着最新鲜的吃食,时不时发出些赞叹。
往上,三楼雅间临近栏杆的帘子并未拉下,皇帝静静地坐着,俯视这一切。直到看见陆清洛的身影,审视的目光才镀上一层暖意。
“清洛还是长大了。”
陆清洛步子刚迈入三楼,皇帝周围那些宦官与宫娥立即上前接过她手中托盘的接过,上前布菜的上前布菜。
“来,你也坐下,我与你母亲已经商讨好你未来的事。”
“现在?”陆清洛一惊,“学馆下午还有课的,雨霏教学生们算术,若是父皇和母亲觉得不满意——”
魏贵妃轻轻握住她的肩膀:“天家是觉得你学馆办的不错,才开了这个口子,不然……”
“不然还和你商量?”皇帝冷笑一声,将视线从楼下收回,“你若达到我提的条件,就准你继续在宜和办学馆。”
“请父皇赐教。”陆清洛的心在狂跳。
“三年内,你的学馆有人中进士,你就可继续在此地,但是每年都得回长安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