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主府里,对于蒋玉行的离开,并没有泛起什么波澜,倒是之后马氏闻着消息回来了一趟,想必是已经打听了始末,让喜娘没想到的是,马氏竟没有太多的幸灾乐祸,反倒是安慰起她来,喜娘直说并无所碍,马氏见其果真没什么心思,便扯过话题,又开始说起自家重孙儿......
另一边,蒋玉行随父母回到蒋家,他们一家自然满心欢喜,但蒋氏族人却不愿意,得罪了县主哪是那般好过的,直说要把他们一家撵出宗族,还是族长出面才压了下来,并把县主承诺的学堂名额拿出来才封住大家的嘴。
众人瞧着只觉既没得罪狠县主,又得了便宜,哪里还不愿意。这名额可是族里的,人人都有机会,于是都动起了心思,更是有人打起了主意,想要再从族里选出一位过继给过去,被族长压了下去。
而蒋玉行回去后,族长便带人改了族谱,蒋玉行这名字原就是县主随着蒋玉颜的字所取,自是要收回,他又被叫回了狗娃儿,不过到底是读过书的,遂改名叫做蒋昭。
因着被族人排挤,这两日他们一家受了许多非议,尤其是当初一同参选,没被选上的几家。蒋昭家里如今是就一个儿子,自然有家里儿子多的,这般蒋家所在的镇子也是闹了几天。
直到双寿把蒋玉行留在县主府的东西都带去蒋家后,那几家见着,声音才小了许多。
双寿见着蒋玉行一改往日府上装扮,换上了粗布麻衣,知道其心意已决,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到底顾及着主仆情谊,说道:“二爷,小的求了县主,不日便要去武成关接手生意上的事,家里若果真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尽可去县主府寻小的几位兄弟。”
说着又道:“二爷也别怪县主狠心,此事说不上谁对谁错,爷是聪慧的,不然当初也不会得了县主的眼缘,好在县主并未怪罪任何人,只小的要劝爷一句,蒋家终究太小,若不想日后被生活所磨,便要珍惜那读书的机会。”
蒋昭回到蒋家,其实心里并不好受,他最初的想法其实是想求县主开恩,让他既能认下父母,又能担着蒋玉行的名头,所以他不是没怨过县主的狠心,但他也知道这事终究是他想要的太多,转眼几日过去,似乎在县主府的日子都是假象,一切都是云烟。
而蒋家父母对他也是珍重,些许冲淡了这些,直到双寿的到来,他曾未想过自己走后,双寿在府里会怎样,听其说要去关外做生意,知道是自己连累了他,却又无话可说,如今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庶民,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双寿离开县主府,府里的老人都来送行,双福双寿二人是府里第一批进来的小厮,关系自然要好,双福性格稳妥留在府里照应,下面又有双全、双喜、双鱼、双贵等,自无不妥。
......
府里送走了蒋玉行和双寿,一时清净了下来。
而另一边运河开挖的也很是顺利,待到五月底黑水河已经整体拓宽,与天波府的水路勾连到了一起。
齐家镇两岸也陆续开始建起了岸口、货栈和客栈,只是没多少人知道这两岸的土地都已被喜娘租赁下来,各家的建设用地都是转租罢了,当然经过了衙门,官府是要再收一笔银子。
六月初,运河正是通航,白林城徐知府与天波府的沈知府亲自到场,自然喜娘作为运河的提出者,也是朝廷亲封的晋宁县主,也被邀请到了现场。
运河之上是闻讯而来大大小小的商船,他们已经在岸口等了许久,喜娘的晋通商号早已经把消息透了出去,五月时候便有许多来自各地的商船沿黄河或各商道而来,经天波府换船将商品货物押来,其中多是丝绸、茶叶还有喜娘迫切需要的盐等,同时他们也想要西北的瓷器、白林城的羊绒织品、天波府的鸭绒被服、关外的牛羊和宝石等。
大宗商品的交换自然有的谈,所以白林城的客栈挤满了外地的行商,瞧着白林城各色新鲜的花样东西,多少带动了城里的消费。
这般热闹自然惹了西北八城其他城池的眼,天波府水系发达,同样的天水府也是,于是天水府的知府便派了人来跟徐知府商量将运河通往天水府的事宜,只是这事终归是要银子才能成事。
白林城知府衙门里,徐知府拿着官腔,便是要伸手讨要好处,如今的天水府并没有什么值得白林城算计的,自战乱和大水之后,天水府尚未得到喘息,最后徐知府要了天水府千分之一的税金,方才同意协助天水府挖通运河。
对于此事自然要上报朝廷,当然仍是向朝廷要银子,只御笔之下依旧无银子批下。
等天水府的运河开挖完成,已经到了七月中旬,之所以时间这般快,乃是因为前路经验,加上天水府借调了相邻两城的劳工。
西北三城贯穿一通,晋水河成了新帝继位以后的第一大工程,被写进了大康国史之中。
三城的知府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至少吏部考核上会记上一笔,只是让众人没想到的是上京竟派了巡抚下来,说是要视察运河情况。
徐知府便请了喜娘去了府里,商量此事。
喜娘从徐知府那里得到消息后,并未多言,运河的开挖朝廷没拨下一两银子,最开始的银粮都是她捐出去的,后来是众商家见着光景才又投了不少,加上以工代赈,给百姓们提供了吃饱饭的机会,这运河才能挖通,无论这巡抚下来是想谋划什么,亦或者朝廷里有人想要谋划什么,她断不会让人端了她的盘子。
瞧着徐知府的样子,喜娘轻声说道:“知府大人又何必在意,朝廷既派人下来,说明这运河已经入了旁人的眼,既能入得京城那些大人物的眼,这运河便算是活了。如今白林城、天波府乃至天水府,三城通达,货品往来,络绎不绝,朝廷势必要加税银,此事知府大人自去很那巡抚谈,官府哭穷,百姓方能过上好日子。运河开挖未得的朝廷一分银两,知府大人便说免了当初捐银粮的商户一年税银即可,至于账上,将土地租金上调,算到本县主名下,倒是返还给府城即可。”
徐知府听了,心里怦怦直跳,惊诧于县主的胆大,这算是公然撬取朝廷税银,但心里却又觉得可行,主要是他信得过县主大义,同时运河开挖几经筹集钱粮,此事他虽为知府,却也要给各方一个交代,免除一年的税银,足以显示官府的诚意。
“县主所说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那朝廷派来的巡抚大人,怕是不好应对。”
“听闻知府大人岳家乃出身冀北,临海之濒,盛产鱼盐,如今水路通达,知府大人可曾跟岳家谈起这白林城的生意?”
徐知府一时不知道为何县主会突然讲起这件事,贩卖私盐可是重罪,朝廷当然严厉正法,却也是屡禁不绝。
只听喜娘继续说道:“那巡抚大人即在京城为官,势必关系繁杂,此次西北之行,可谓是难得的肥差,知府大人还不知如何做?”
徐知府听后,那里还不知道,县主就差明言让他贿赂那巡抚了,至于如何贿赂,私盐便是最好的生意,冀北离京城不远,拉拢这巡抚大人入这私盐的生意,关外生意一旦做起来,数不尽的黄金白银,他甚至还能搭上京城的关系......
喜娘瞧着徐知府并未说话,知道他怕是已经有了心思,便未再多言,她知道这事徐知府需要考虑,当初她本是想拉徐夫人下场,咸鸭蛋所用食盐便是从海带之上附带的盐粒,只是这并不够,如今有了机会,喜娘怎会放过。
从徐知府府里出来,喜娘便回了县主府,如今她行事低调的很,一般事情都是手底下各位管事在管,晋通商号里,刑庄和春雨夫妇都是有能力的人,无甚事情需要她出面。而木槿儿自去了武成关,便是如鱼得水,从其通信来看,事情发展的很顺利,那武成关的洪大人很是想把她这位县主拉进漩涡,又有着穆大人从中斡旋,木槿儿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难行。
值得一提的是,双寿自去了武成关,很是得木槿儿重用,几人短短几个月时间竟是将武成关内里的关系摸清了大概,当然这其中少不得两位大人的主动帮忙。
而这也让喜娘有了信心进行下一步计划。
至于白林城,终究是梁王爷的地盘,左右再怎样都是给别人做嫁衣,梁州城此般大城,更是世家大族林立,根本不是她一人能够撼动的,她的目光始终在关外,那里才能够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