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华熙时,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难掩震惊。
他显然没想到她会出现在这里,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俯身行礼:“殿下。”
“不必多礼,”华熙淡淡道,“适逢其会,特来观之。”
这话意味不明,刘备却不觉得有什么。
离开许都时的相遇,简单的对话,他已然意识到,用刻板印象衡量华熙十分不妥。
“殿下,请。”
刘备为她引路,带她到高台之上。
年轻的军师看过来,月朗风清:“亮,见过殿下。”
华熙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对方身上,琥珀色的眼眸掠过一抹好奇。
她知道他。
“隆中对”实在优秀,提出之人对天下形式的分析鞭辟入里,即使存在不足,也瑕不掩瑜,堪称千古大谋。
卧龙先生吗……
*
曹军南下,刘备南撤。
“携民渡江”为后人传颂,可那时的华熙只看见了缓慢的行军速度。
她不解:“如是而往,必为曹军所及。”
刘备何尝不知?
他叹息:“欲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忍弃去!”
华熙默然。
又一次停下休整,她出现在百姓的队伍里,看着那些瘫坐在地、剧烈喘息的人——
于军队而言,日行十余里很慢。
对百姓来说,这已是极限。
“……姑娘,”一道声音突兀地响起,“饿吗?”
华熙一怔。
满脸皱纹的老妇走到她面前,将一小袋粟米塞到她手里:“拿去吃吧。”
“不用。”
华熙摇了摇头,将粟米推回,抬眸却发现自己被包围了。
男女老少,无数人举着自己的粮食,争先恐后地递向她。
华熙面色苍白,虚弱病态。
他们说:“生病更要吃东西,吃东西才有力气,才会好!”
华熙衣着华丽,通身贵气。
他们说:“我们只有这些,你千万不要嫌弃!”
“不是,”华熙看着周围的人,无措地摇头,“我不用吃饭,你们……”
“让一让——”
青年的声音响起,围在一起的人们连忙散开,让出位置。
“军师……”
他们看着来者,希望对方替华熙收下他们的东西。
诸葛亮行了一礼,正色道:“诸位好意,亮心领了,但我们仍有余粮。”
他没有把话说绝,意思却十分明显。
百姓尊敬信任他,听他这么说,也就放弃了原先的想法。
可他们仍围着华熙,不愿散开。
诸葛亮有些无奈。
他将手伸向华熙,后者近乎顺从地握住,被他拉着,带出人群。
百姓没有阻拦,只是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直到看不清背影,才终于散去。
诸葛亮松手,后退一步,倾身道:“亮失礼了,殿下莫怪。”
华熙扶住他:“无事。”
诸葛亮顺势起身。
“……为何?”
华熙目光迷惘地问。
诸葛亮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亮以为,殿下自知所在。”
你是中国的化身,是华夏的具象,是承载这片土地意志诞生的灵。
爱你,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那些庶民,即使朝不保夕,纵然忍饥挨饿,也会依据本能,靠近你,亲近你,竭尽全力地为你奉上他们最好的东西——
华熙不明白。
她神色茫然,眸底的困惑浓到溢出。
“……吾知其愿为吾战,”华熙喃喃道,“然,此情之下,其……为何……?”
明明还有很多路要走。
明明没有多少粮食了。
明明……
为什么?
华熙想不通。
怀着这一疑惑,她没等到答案,却等来了曹军。
是夜。
马的嘶鸣,人的尖叫,混乱发酵于漆黑暗沉的天色之下。
“殿下!”
华熙眸光微亮,她转过头:“孔明……”无恙乎?
这句话没能说完。
诸葛亮看着她。
纵马疾驰下,他的呼吸明显乱了,眸光却是一如往常的明亮。
即使处于这般狼狈的境地,他也依旧含着笑意:“若欲还许都,今其时矣。”
华熙愣了几秒,方才反应过来。
扬起的唇角顷刻拉平,握着缰绳的手指陡然用力,受到刺激的马仰天嘶鸣,速度极快地奔驰而去,将诸葛亮抛在身后。
……
脱困之后,仅剩数十骑。
华熙绷着脸,周身冷意明显。
刘备原本不解,直到诸葛亮出现。
他欣喜地迎上去:“军师——”
华熙后退几步,犹嫌不够,索性转过身去。
刘备:?
他看着身侧的诸葛亮,压低声音:“孔明,怎么……”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亮言辞无状,惹恼了殿下。”
“主公莫虑,亮请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