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歪歪小说 > 重生主母,二婚嫁权臣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里还有萧醉的人,不过也是,萧醉在皇宫走动,未避免闲人过来,这里自然会留下很多人看着。

“我方才问的话,左相还没有作答。”楼绾不死心的追问道。

萧醉愣了半瞬,随即反笑。

倒是忘了,如今楼绾不是以前的楼绾,自然不会为了顾忌他人的脸色而放弃问。

这只要是自己想知道的,那便装傻一直追问。

萧醉笑了几声,“你可以猜一猜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陛下还是那个陛下,只是……”

“只是什么?”楼绾的目光聚集在一起,“陛下虽年纪尚小,但当年定是有过人之处,左相才会选他上位。”

虽说适龄的皇子不多,但还是有一位皇子与新帝同龄,还有一个皇子这些年也算是过了十五了,再等几年,扶上位也尚可。

只是皇子们业绩平平,没有一个能和先帝匹敌。

萧醉只是摇了摇头,“我只是一介臣子,能有什么权力去左右天下,是陛下的选择罢了。”

是哪个陛下,萧醉没有细说。

楼绾心中的疑惑更多了,就像是一层一层的涟漪,不停的钻入的脑海里。

“左相大人,我还想知道那位将军当真是通敌叛国?”

宫女们上了茶点,也放了些热茶过来,但没有放酒。

楼绾能公然问出这个问题,就断定了这周围都是萧醉的人。

萧醉不答,斟茶给楼绾倒了一杯,那茶水荡漾在茶杯里,也随着楼绾的思绪荡出涟漪。

楼绾站起身,俯视着萧醉,“萧醉,那位将军当真是通敌叛国,她在边疆待了数年,为何要等在新帝等级的第二年,内外安定时叛国,他们楼家都为国战死,又为何要选在这个时候叛国?”

茶杯落地,那新鲜的茶水洒在了地上,热气蒸腾而上。

白雾般的雪在这湖边下了起来,压着梅枝,逐渐细密。

良久,萧醉才说道:“她不曾,叛国,楼家满门忠烈,从未叛国,她不会,楼家更不会。”

楼绾听了此言却笑了起来,不知是在嘲讽,还是在笑萧醉这句话。

“既如此,这朝堂上为何忘了她,忘了整个楼家。”

她回到京城,同任何人说起这个名字,竟无人敢提,也无人知。

萧醉沉默着喝了一杯热茶,不知道在想写什么。

但此刻,楼绾竟感受到了一丝落寞和哀伤。

萧醉垂眸,喊了一句:“绾绾……”

“左相大人应该很高兴才是,毕竟昔日的死敌死在了营帐内,还是被手底下的士兵给杀了,尸骨无存,还担上了通敌叛国的罪责。”

楼绾留下这句话,在漫天飞舞的大雪里起身离开。

萧醉克制着自己,那伸出的手没能将楼绾抓住,楼绾便已隐没在了大雪里。

喜妹拿着外袍追了上去,甚至在宫女前来打伞时,楼绾还拒绝了,喜妹不得不接过那伞,追着她家小姐而去。

明明来时还高兴着,怎么到了这里还吵了起来。

那里坐着的可是左相大人,也不知道她家小姐有多少个头够砍。

听闻那天的李公子,整个李府都被赶出了京城,死的死伤的伤,没一个好样的。

可见这左相着实恐怖。

大雪纷飞,萧醉抬眸看向那远处的雪景,热茶被滴落了一滴水,晕染了里面的茶香。

“大人……”

萧醉抬手,深吸了一口气,“去查,当日庆功时士兵多少,登记在册的人若有异常速速来报。”

玄真只看了萧醉一眼,拱手后便离开了。

亭子里安静了下来,只有萧醉一人坐在原处,久久没有离去。

冬日的大雪又来了,那雪花里的火壶定然更是漂亮。

不出意外,‘万物生’中选了,在楼绾出了宫门时便听到了这个消息。

班主找人来报,楼绾甚至没有一丝的惊讶,甚至觉着这是他们该得的。

她只是提供了技术,而努力的人是‘万物生’戏班子的每一位成员,楼绾让人带了点过去,让他们今夜好好的畅喝。

9527:【积分+20,当前积分33,宿主要谨慎使用哦】

9527:【需要直接查询萧醉吗?】

楼绾来时的心情还不错,她原本是想借用萧醉对那女子的深情,看在她脸的份上会放松警惕,倒时她也能更好的调查萧醉。

但方才听到闻人氏已经进入了皇宫,情绪在那一刻爆发了。

楼绾扶额深思,以萧醉的性格,他们大概应该不会再见了,那样的质问……

又是一声叹息。

“小姐,您不必忧虑,大不了我们离开京城,回到我们的沧州就是。”

这里夹杂了太多的痛苦,回到楼家才会是更好的选择。

楼绾摇头,“不会,萧醉不是那样的人,只是往后……”往后调查就要更艰难了。

楼绾心绪不佳,自皇宫回来以后便如此,一直持续到几日后。

姜秀君还张罗着女儿的婚事,这冬日一过,还想着春日时开订婚宴。

那日的相亲宴也不知怎的,说媒的人说那几位公子连夜搬家离开了,只有那林公子尚在。

姜秀君想着那林公子不错,家世好,只是父亲不好,想来是有难处。

“那林三少爷也好啊。”

媒人附和道:“是好是好,明年春闱一过,说不定还能登科上榜,倒时你家算是荣耀了,儿子争气,女儿经营手段好,这女婿也争气。”

姜秀君一听,笑得合不拢嘴。

这还没有成婚,就将姜秀君当做是自家女婿了。

两人走了一段路,说的都是林莫桑的事,媒人将林莫桑夸上了天,姜秀君听着也高兴。

这沿路上,忽地有人在喊姜秀君。

“姜夫人,您的东西掉了。”

姜秀君四处查看,碰了碰脑袋,是自己的朱钗掉了。

一男子匆匆而来,将那朱钗还给了姜秀君,“姜夫人小心一些,这雪天路滑,晃动几下,您那头上的饰品都掉了不少。”

姜秀君还觉着奇怪,往些年也没这么掉过,今日怎么还掉了一只。

那男子倒是格外的熟悉,姜秀君瞧了几眼,恍然大悟。

“你不是那位……那位……”

萧醉换了一身稍差一些的衣服材质,要见挂着一块白玉,手上的扳指也取下了。

姜秀君想了起来,“对,那位萧公子,瞧我这记性,萧公子那日前来,我还未来瞧一瞧,大家便散了,实在是怠慢。”

“姜夫人客气了,那日出了些事,所以散得快。”

姜秀君也听了几句,说是那李椎长辱人,还被官府给抓走了,实在有失体统。

好在还有那么两位在京城,这林莫桑算是一位,这萧醉也算是一位。

只是萧公子的家世就不清楚了,只是听萧醉说起过几次,除此之外便打听不到了。

实在是怪哉。

媒婆被挤走,玄真还给了些钱过去,媒婆自己便离开了。

萧醉走在右侧同姜秀君说话,侃侃而谈还总是带着笑容,完全没有以前的模样。

“说起来,我在京城似乎还没听说过萧公子的名号,萧君乐,我还去问过。”

左相府前,谁敢搬弄是非。

萧醉腰身微弯,“我以往不爱出门,尤其是母亲病故以后,便常在家守孝。”

“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姜秀君点着头,看着萧醉的模样也越看越满意,还顺手捏了一下手臂。

身强体壮,似乎要比林莫桑要壮硕一些,这样也好保护她女儿。

“那可曾想过要考取功名?”

萧醉一顿,“这……”

何止是考取功名,萧醉当年可是金科状元,皇帝看了他的答卷可是亲自接见。

这一路高升,深得陛下喜欢。

“我考取过,只是当时……”萧醉还在想理由,“当时母亲身故,上了榜也没有去,便守孝了三年。”

萧醉十五岁中榜,当时年纪尚小的他便能在朝堂上侃侃而谈,说出政策弊端。

就连‘君乐’二字,也是先帝所赐,还亲自操办了萧醉的及冠宴。

姜秀君一听有些可惜,“原来如此,萧公子当真是典范,如此聪慧还有孝心。”

看了看旁边的刘妈妈,姜秀君频频点头,对萧醉满意极了。

刘妈妈:“……”

左相的传闻,刘妈妈听过不少,但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不要脸的人,竟然公然诓骗她家夫人。

刘妈妈只是笑了笑,“夫人,天色渐晚,我们还是先回去了吧,免得小姐担心了。”

今日倒是天气晴朗,还出了点太阳,姜秀君这才想着出来走一走,问一问林莫桑的事。

“时间也不早了,那我们就……”

萧醉拱手,“今日艳阳高照,想来事喜鹊报喜,不知萧某能否有幸去木兰斋讨口茶喝。”

木兰斋就离这里不远,走几步的路程。

姜秀君一听这喜鹊报喜,看萧醉就更顺眼了。

“也好,也好。”

刘妈妈扶着姜秀君,想偷偷去报信还没法,这周围都是左相的人,她根本没空去找人说话。

姜秀君同萧醉有说有笑的回到家中,楼绾出来时还能听到自家娘亲的笑声。

楼笙正看着书也忍不住抬头,他这院子离正门近,索性也出了门。

这刚出门就看着他阿娘身旁跟了一个高大的男子,举手投足都不像个普通人。

“阿娘,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姜秀君看到楼笙,还不忘介绍道:“这是我儿,楼笙。”

萧醉微微颔首,又看向远处走来的楼绾。

楼绾这些日心情不佳,饭吃得少,还消瘦了一些。

玄真带了一些人过来,急忙往桌子上放,楼笙瞧着好奇。

“这些是什么东西?”

萧醉说道:“这是望江楼的招牌,我瞧着绾绾喜欢,便都带来了。”

绾绾?

楼笙多看了萧醉几眼,如临大敌的来到了楼绾身边。

“阿姐,这人怎么瞧着面熟呢?”

楼绾未答,而是看着萧醉,“你今日来木兰斋作何?”

“阔别几日,绾绾都未曾去望江楼,想来是生气了,所以想来给你送些东西,望绾绾能消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