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6班全体同学,从下一分钟开始绕场蛙跳,限12分钟一圈,
全体限时内完成一圈,我回答大家一个问题;两圈,三个;三圈,五个。现在到下课还有三十七分钟的时间,刚好够三圈。”
李老师扫过全班同学的脸:“都听清楚了吧?如果没有异议的话,就抓紧时间开始吧。”
规则简单,但操作起来,
过去的两周内,6班同学在秦漱的带领下,在星网活动课上不断练习捏石子、投掷石子以及控制石子的消散时间,大家伙儿都进步的很快,
尤其在体现在蛙跳这件事情上,
以往李老师的二十分钟跳两圈,已经有一半的同学可以在被踢出星网前完成,其中更是有一半可以在完成后自主离开星网而非被动,全班最次的小芜,也能稳稳当当的在二十分钟内跳完一圈多一些然后再被踢出去,
可是现在,李老师要求的是全体在12分钟内跳完一整圈,如此乘以三。
大家纷纷将目光投向小芜,
简单点说,小芜能否在12分钟内稳稳跳完一整圈,决定了他们能否从李老师口中问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至于两圈三个问题的答案?三圈五个问题的答案?他们就不想了,
因为当来到两圈时,就已经有一半的同学需要被关注。而当来到三圈,他们还没有蛙跳过那么多,不过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可能只有秦漱一个人可以做到。
秦漱仔细听了听,大致想了想,便明白了这是李老师对他们6班全体合作精神的一个考验。
蛙跳是吧?
“走了走了,抓紧时间!”秦漱一声令下,6班全体都走到了起点处,她又说,“我来排个队,”
两周时间,已经足够秦漱去熟悉全班同学的情况,她准确无误的将全班同学按照蛙跳能力的高低从前往后排成一列纵队,她自己领队,然后:“全体都有,向后转!”
“啊?”
同学们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于是秦漱变为压阵的那个,小芜则成了领队,
站在队伍末尾,秦漱大声且肯定的说:“是的,我们今天,倒过来跳!”
“我只有一个要求,每一个人,都不允许超过他前面的那一个。就这样,我们先试一圈。”秦漱抱头蹲下,“李老师,可以开始了。”
同学们面面相觑。小芜的正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个显示屏,显示他们同学每一个人各自所在的位置,这一圈已经跳过多少还剩多少,以及最重要的倒计时。小芜从没见过这东西,因为在以往,她和它离得很远。
要以什么样的速度来跳,才是12分钟之内?小芜只知道,要比她以往跳得快才行,于是,她提速,
由于她身后紧跟着的人能力比她强,所以不管她如何提,她身后的人都能跟上,更遑论更后面的,
所以小芜更加起劲的提速,更加努力的跳跃,
可她身后的人依旧紧紧的跟着她,就好像不管她如何努力,不论她提速到多快,都还不够一样。
这样很容易脱力,在一圈行到一半时,小芜的速度就很明显的掉了下来。
她这一掉不要紧,后面所有的人都要配合她降速。降速不及时,和前人发生追尾事故导致人仰马翻的有很多。
大家来不及抱怨,纷纷担忧的看向队首。
“小芜,加油啊!”紧跟在小芜后面的那位同学为她加油鼓劲,他要比小芜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应也属于12分钟困难户,但现在半圈下来了,时间才过去不到5分钟!他觉得他状态还行,说不定可以冲一把!“我帮你撑着点!”
虽然他都不确定自己能否在余下时间内完成半圈,但他记得这是一个对全班所有人的要求,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完不成,都是白忙活。
他就紧跟在小芜后面,既然他比小芜状态好点,那么他就愿意去共享这份气力:“来,把手给我。”
有人撑着点,有人为自己加油鼓劲,小芜又跳过四分之一圈,就还剩四分之一圈,可,时间剩的不多了,还有四分钟,而,不论是小芜还是小芜之后的那位,都跳不动了。
“我撑着你,加油!”队伍中排第三的,伸出了友爱的手,
然后是排第四的,撑住第三,
第五位撑住第四位,
第六……
在小芜身前固定距离的地方,那个显示屏上,代表6班每一位同学的小红点从开始直到现在都紧紧的挨在一起连成一条红线,而现在,红线因红点们挨得更近而显得更加明亮。
感受着身后传来的力量,小芜眼眶湿润,
她害怕被星网踢出去,因为那很难受。虽说同样都是被踢出去,但在星网里脱力得越严重,被踢出去后就越难受。被踢出去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在被踢出去之前的那段时间,是自己与自己去抗争的过程,撑得越久,越难受。
在过去,小芜都是一感到有要被踢出去的意思了,便放纵自己被踢出去,就比如现在。如果不是李老师将全班人的命运都捆绑到了一起
小芜告诉自己,不可以被踢出去!
小芜为自己鼓劲,就剩四分之一圈了,他们还有四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