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阳古镇并不是只有古镇,古镇只是康阳古镇这个小镇上保留的一部分略带古风的建筑。
随着自媒体的发达,那户据说从清朝留下来的四合院也逐渐为人所知,因为慕名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前两年翻修了一下四合院那条街还保留着古风样式的房子,这就是后来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康阳古镇。
苏见和易天枢前去帮助的那户人家并没有住在古镇街里,而是住在古镇外,沿着石阶梯一直往上爬的最偏的那户人家。
那户房子背靠大山,到达那里的时候只有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妇人在,还没走近,就看到她笑眯眯地站在门口张望了,看到人走过来时,则是一脸慈祥迎上来,质朴中稍微带着些拘谨。
“孩子们,快进来吧,外边儿天热。”这是她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苏易二人受宠若惊,连忙将她请进去。
屋子是那种老式的木房子,底下的石裙边长了些青苔,地面是水泥地,应该是后来铺的,屋子里堆放的东西不少,却不显杂乱,在进去左转的窗户下放了有两根木质长板凳,板凳前的小木桌上放了一壶茶,像是专门为了等待客人的到来。
“阿姨您好,我叫苏见,苏州的苏,见面的见,您叫我小苏就行。”坐下后,苏见率先打招呼。
易天枢也温声道:“阿姨好,我叫易天枢,您可以叫我小易。”
“你们好你们好,”老妇人眼睛弯成一道缝,“我姓唐,叫唐淑华,你们两个孩子看起来这么年轻,说句冒犯的话,我可能当你们奶奶都成,呵呵呵。”
“什么冒犯不冒犯的,唐阿姨一点都不老,看着跟五十出头似的,真叫您奶奶别人也不相信啊。”苏见嘿嘿笑道。
唐阿姨显然是被苏见的卖乖逗乐了,神情也不似刚才那般拘谨,三人又闲聊了几句后,这才说到今天的任务。
“唐阿姨,所以我们今天的任务是掰玉米吗?”易天枢温声道。
“对,”唐阿姨仍然笑眯眯的,像尊瘦版的弥勒佛,“谷子前几天就晒干装好了,我们家现在就剩一片玉米地没收,所以今天就麻烦小苏和小易啦。”
在出发之前,唐阿姨先是给他们找了两个背篓,让他们背上后又亲手给他们调试背带的长短。这一系列准备好之后,便提着一个竹编簸箕,把之前准备好的凉茶放在里边,又拿了两张新毛巾,然后走在前面给他们带路。
大约将近十五分钟的山路后,一片金黄的玉米地便出现在他们面前。
因为是在半山腰的原因,所以整块地都是斜坡,但好在面朝西方,背后又有树荫遮挡,此刻还是阴凉的,估计要等下午一两点才能晒到太阳。
说实话,苏见看到的第一眼是有些吃惊的。
因为这玉米地足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还全是斜坡,若是要在太阳晒到之内掰完,怕是有些挑战;若是慢慢掰,恐怕就只有顶着八月份的烈日干活的份儿了,那难度系数可就不止提升那么一点点了。
显然,这是一个绝对算不上轻松的工作。
但事实是苏见完全高估了给他们安排的工作量,把手里的茶壶和毛巾放到一旁的石头上后,唐阿姨笑眯眯道:
“孩子们不用着急,慢慢来,只要只要在今天之内把这五路的包谷掰完,就算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