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按照惯例就是走亲戚,小时候盼望着收红包、吃好吃的,所以十分积极。
自从初中以后就越发不爱走动,独处的吸引力远比美食大得多,但哪怕如此,最亲的那几家也是推脱不了的,只要在家就得到场。
现如今他稍微有了点名气,按理说往年都去的那几家怎么也不能懈怠,不然亲戚们会说你出名了,挣大钱了,看不上咱们这些亲戚了。
口口相传,越传越难听。
但偏偏苏见今年却是一反常态,愣是打定了熊心豹子胆,一家都没去。
初一上完坟后他就在家待着,不出门也不爱说话,看着手机默默出神,好半天不挪窝。
刘琼丹最开始还好好劝导,说是这么多亲戚朋友都知道你回来了,又隔得不远,你这样不理不睬人家会说你闲话的。
听到这话,苏见却是直接给她转了几万块钱,说是麻烦妈帮我给他们带个红包,我就不去了。
刘琼丹当场气得想骂人,但又考虑到自己儿子已经二十好几了,不能和小时候一样轻易打骂,只好瞪了他好几眼,气冲冲地转身走了。
在去亲戚家的路上,刘琼丹忍不住想,难不成是苏见这一年挣了些钱,所以当真心高气傲,看不上这些长辈了。
但随机她立刻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自个儿子好歹也是从小看到大的,怎么也不可能是那种自视甚高、嫌贫爱富的人啊。
可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他又为什么打死也不出门呢?
正当刘琼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她有了新发现。
那天是初三,早上出门前她看见苏见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呆呆地望着一片漆黑的电视机,一动不动。
当时她以为苏见他还没睡醒,就没多想,还特地叮嘱了他多穿件衣服,免得着凉。
结果哪成想吃完晚饭回来的时候,苏见还坐在那儿。
仍旧是一言不发地望着没有打开的的电视机发呆,一动不动,连客厅的灯都没开。
刘琼丹感到心底里咯噔一下,小心翼翼地打开灯,然后叫他的名字。
苏见倒是立马答应了,还顺道说了句爸妈,你们回来了啊,说完转身便回了卧室。
虽然语气没有任何异常,但刘琼丹还是发现,苏见的眼睛红红的,像是才哭过。
这一发现把刘琼丹吓了好大一跳。
因为在她的印象里,苏见从小便硬气得很,自从小学五年级后便再没在人前哭过,长大了更是报喜不报忧,哪儿见过这种场面。
而且她看了冰箱里的菜,走的时候什么样儿,回来就什么样儿,一口没动过。
这两天前前后后一合计,刘琼丹苏泽华两人面面相觑,顿时都慌了几分神。
苏夏停好车进了家门后,看到就是老两口坐在沙发上沉默寡言,脸上爬满了浓浓的担忧。
在听他们讲述完前前后后的经过的时候,她却觉得不太对劲,这件事似乎有古怪。
于是第二天,在老两口的再三叮嘱下,苏夏决定留在家里,探一探自己弟弟的虚实。
她是个夜猫子,睡得晚起得更晚,等洗漱完来到客厅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一点了。苏夏走到厨房打开冰箱一看,里边的菜果然没被动过。
这是个什么情况?
难道自己这快年满三十的弟弟当真要闹绝食吗?
思虑片刻,她把花馍和红烧排骨放在微波炉里加热了,然后端进了苏见的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