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歪歪小说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66章 科教法治:曲辕犁

第66章 科教法治:曲辕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安顿好马均一家时,天已经微微发白,东方的天空泛起了一丝鱼肚白。晨光已透过焦黑的断壁斜斜洒下,为废墟带来一丝生机。张辽走在长安的街道上,看着四周远方的废墟和杂草,远处破败的田地和零星的流民,心中思绪纷乱。虽已安顿下不少百姓,但粮草始终是个难题。这些百姓本已身无长物,再加上城内粮仓早在战乱中被焚毁,眼下仅靠从城外运来的粮食根本难以支撑长久。更何况,吕布特意派他先到洛阳,是为了整顿城池、稳定局势,而非仅仅临时救济百姓。

他回忆起吕布出发前的吩咐:“洛阳虽残破,却仍是天下枢纽之地。若无粮草支撑,城再坚也守不住。张辽,我要你让洛阳自给自足,百姓屯田,军士开荒,这才是根本之策。而且记得搜索皇宫藏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在我没有回到雒阳之前,你们先按照此书的做法准备军屯。对了我记得书中说道,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你们到达雒阳后,需要尽快准备播种麦田。”

“军屯,还有氾胜之十八篇,温侯不仅自己忙碌,也给我准备了不少我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啊。”张辽喃喃自语,”成廉,之前皇宫书籍可有收好?有找到温侯提到的氾胜之十八篇吗?”

成廉和下面人耳语一阵说到:”刚下面人说找到汉书了,确实有氾胜之十八篇,温侯真是博览群书啊。这农业的都知道。”

张辽淡淡说道:”说实话,温侯开始说玄女赠与天书,我其实是不信的,但是这段时间温侯的安排,让我越发觉得说不定真的是玄女安排温侯拯救大汉啊。首先我们还是需要安排军士和流民抓紧农业生产。”

成廉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张将军,听说您要让士兵和百姓屯田开荒?”马钧跑到门口说道,略显拘谨,却努力挺直腰背,目光中带着几分兴奋和迟疑。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却是因为激动多于惶恐。

张辽点点头,沉声说道:“是。眼下粮草不足,仅靠救济维持不了多久。附近虽有大片荒地,但开垦出来谈何容易?军士习惯刀枪,未必愿意下田劳作。百姓们虽有耕种经验,但如今缺少耕具,恐怕难以完成。”他顿了顿,看向马钧,似是有所期待:“你有什么想法吗?”

马钧听罢,眼中亮光一闪,激动地说道:“将军,我、我有办法!您说得对,汉朝如今的耕具确实不好用,犁和耙都太重,力气小的百姓根本使不动。而且耕地的时候,翻土不够深,还容易堵住。但我、我之前研究过,做出了一种叫曲辕犁的东西,这犁轻巧省力,不仅能翻得更深,还能耕得更快。之前俺姐姐和姐夫用过,都说是之前效率的两倍!”

成廉闻言,哈哈大笑:“两倍?你这小子可别夸下海口!这世上哪有这么神奇的耕具?”

马钧急得脸都红了:“真、真有!我可以拿给您看,让您亲自试试!俺姐夫还能当场用给您看!”

张辽闻言,心中一动。他对“曲辕犁”这个新鲜词汇并不熟悉,但既然马钧这么说,他也不想轻易否定。毕竟,这些日子他深知农具对屯田的重要性。如果此言不虚,曲辕犁确实能解决不少问题。

“好,那我们就去看看你的曲辕犁。”张辽干脆地说道,“若是好用,我定向温侯举荐你。”

马钧闻言,脸上露出激动之色,连连点头,随即带着张辽和成廉来到他住处的破旧房屋内。那里堆放着马钧以往的各种发明,有些是用来取水的木轮,有些是半成品的机关,但最显眼的,便是墙角摆放的一架木制犁具。它与普通的犁不同,形状稍显奇特,犁柄略弯,犁刃呈特殊的曲线,前端还装有滑轮和支架,结构看起来简单却透着巧妙。

“这就是曲辕犁?”张辽走上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他伸手摸了摸犁柄,发现木料质地坚韧且光滑,显然经过了精心打磨。他回头看了一眼马钧,挑眉道:“光看外形倒是别致,但是否真如你所说那般好用,还得试过才知道。”

“将军请随我到田里试验!”马钧信心十足,招呼着自己的姐夫挑起犁具,几人一同前往城外的一片荒地。到了田边,马钧的姐夫卷起袖子,熟练地将曲辕犁装配好,然后套上牛,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握住犁柄开始耕地。

起初,张辽和成廉还抱着几分怀疑,但随着犁刃轻松地插入土中,一道深深的垄沟瞬间翻起,泥土被切开得整齐而松软。曲辕犁在牛的牵引下行走如飞,几乎没有任何卡顿,也无需像传统犁具那般费力调整方向。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一大片荒地便被耕了一遍。

成廉瞪大了眼睛,惊叹道:“这玩意儿当真神了!速度竟比寻常犁快了不止一倍!”

张辽也面露惊色,但他向来严谨,并未立即下结论,而是脱下披风,亲自走上前接过犁柄:“让我来试试!”

张辽的手臂肌肉虬结,力量非凡,但他很快发现,这曲辕犁并不需要太多力气。他仅仅是握紧犁柄,稍微用力控制方向,便能轻松地翻开泥土。那种顺畅的感觉,让他不禁点头称赞:“果然是好东西!这犁若能普及,耕地的效率至少能翻倍!”

马钧的姐姐在一旁也笑着说道:“将军,这犁确实是好用得很!之前我使过,能省一半的力气,还耕得快。”

张辽听罢,当即拍板道:“好!马钧,这曲辕犁从今日起便用在军屯之中。你负责带领工匠打造更多的犁具,先供军士使用,待有余力再分给百姓!”

马钧连连点头,喜不自胜。他的目光中多了一分平静,却也透着坚定:“将军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

张辽随即召集士兵,将这片荒地划分为数块,安排军士轮流屯田开垦。同时,他传令百姓,愿意参与耕种者,不仅可以获得粮食分配,还能分得新开的田地。消息一出,原本对军队还有些戒备的流民们纷纷响应,主动加入开荒的队伍。他们原本饱受饥饿和战乱的折磨,如今看到这片土地重焕生机,心中燃起了久违的希望。

张辽站在田边,看着这一幕,目光沉稳而深邃。他的手轻轻拍了拍身旁的成廉,说道:“洛阳虽破,但人心未散。只要人肯种田,地有粮食,城池便有守住的希望。来人,传温侯命令,今年所有人种植的土地一般都归个人所有,而今今年不收赋税。成廉你安排人记录大家的土地种植情况哈,凡在我们记录之内的今年都不收税。”

成廉哈哈大笑道:“将军,放心,保证让所有的军士和农民都了解到这个命令。看这些老百姓还挺能干!咱们这城,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元气了!”

张辽点点头,却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转向远处的洛阳城,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风吹过,吹起他披风的一角,也吹散了荒地上的尘土。一切,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军屯的推行让整个洛阳焕发出了一丝生机,张辽亲自督导着军士和百姓开垦荒地,马钧的曲辕犁和水车大大提升了效率,原本破败的荒地开始有了些农田的雏形。张辽常常站在田埂上,观察着田间的劳动场景,百姓挑水播种,士兵们则负责耕犁与修建水渠,整个田野一片繁忙,俨然有了恢复昔日繁荣的势头。一名老农走到张辽面前,激动地说道:“将军,我原以为这年头活不下去了,可如今瞧瞧,这地里苗子长得多好!再过几个月,咱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了!这是老天爷开眼啊!”

张辽拍了拍老农的肩膀,平静地说道:“不是老天开眼,是你们自己种下的希望。记住,地里的每一粒粮食,都是你们的汗水换来的。”

老农抹了抹眼角,连连点头:“是,将军说得对!”

然而,就在所有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时,还是出了意外。

那日清晨,张辽刚巡视完田地,便接到亲兵的禀报:有百姓因饥饿偷了屯田用的种子。张辽亲自赶到军营后方查看,他看到十几名百姓跪在地上,个个面露惶恐,旁边的地上散落着一些煮熟的麦粒,锅里还飘着淡淡的麦香。围观的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满脸怒容。士兵们则面色严肃,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些百姓。

成廉站在一旁,正满脸怒气地大声呵斥:“你们这些人!麦种是咱们来年活命的希望,你们竟然偷了来煮着吃!这是要毁了大家的活路吗?”

跪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年近四十的汉子,满脸风霜,他双手颤抖地抓着地上的泥土,声音颤抖着解释道:“将军,我们真的不是存心的……家里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孩子饿得直哭,我……我只偷了一小把麦种,就想着救救急……我们真的不是想坏大家的事啊!”

旁边的妇人也哭着说道:“将军,我们知道错了,可孩子实在太饿了……我们,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啊!”

张辽深吸了一口气,眼神里透着愤怒,但他并未立刻责骂。他知道,眼前这些人并非存心破坏,而是生存的本能让他们铤而走险。负责看守粮仓的士兵垂头站在一旁,一名亲兵低声说道:“将军,种子虽被偷了一些,但尚未影响全局。这些百姓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您看如何处置?”

张辽沉默片刻,忽然回头说道:“先让所有人吃顿饱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身旁的士兵顿时愣住:“将军,这……”张辽挥了挥手,神色平静却又不容置疑:“他们偷了种子,是罪;但他们没有力气,是我们的错。先让他们吃饱饭,等我向大家说明情况。”

那几名百姓听到后,一个个磕头如捣蒜,连声道谢。

当晚,张辽召集了屯田的百姓和士兵,在田埂旁点起了火把,映得每个人的脸都红彤彤的。他站在一块田埂上,目光沉稳,声音洪亮:“我知道,有人偷了种子,有人吃了粮食,也有人偷偷藏了屯田用的稻谷。你们为什么这么做,我明白——你们是饿了,怕明天没命。但我张辽告诉你们,今天的粮食吃完了,明天怎么办?没有种子,你们的田里还能长出粮食吗?”

人群中一片低声议论,但无人敢抬头直视张辽的目光。张辽缓缓走到跪在最前面的汉子面前,沉声说道:“偷种子的行为,必须惩罚,否则不足以警示众人。但我也明白,你们这么做,是因为饿极了。既然如此,我给你们一次机会——从今天起,你们戴罪立功,参与军屯,用比别人更多的劳动来弥补你们的过错。今年免去你们的赋税,但来年,你们需要交出一半粮食作为惩罚!若再犯,绝不轻饶!”

此言一出,人群中响起了议论声。跪在地上的十几人连连磕头,感激涕零:“谢谢将军开恩!我们一定努力种田,绝不再犯!”

成廉在一旁咳嗽了一声,说道:“将军,这些人犯了错,但您仁慈网开一面,我看这也算是给其他人提个醒。不过,这些人我都记下了名字,来年收粮时,若有人不交粮,我第一个不答应!”

张辽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过人群,沉声说道:“大家都听好了!今年是第一年,我们一切从头开始。凡是参加军屯的百姓,今年都不用交税!但如果有人心存侥幸,偷种子、偷粮食,那就是坏了大家的活路!别说我不讲情面,到时候绝不轻饶!”

张辽继续说道:“你们也许会问,张辽将军,你让我们屯田,是为了什么?我告诉你们,是为了你们自己!洛阳已经破败,温侯让我守住这座城。守住城,不是靠你们拿刀拼命,而是靠地里能长出粮食来!只有粮食够了,大家才能活下去,温侯才能带着我们打下更大的天下!”

他最后抬手指向天际,朗声说道:“温侯很快就会亲自到洛阳,到时候,他会看到我们种下的第一批粮食,看到我们用自己的双手重新站起来的样子!”

有人高喊了一句:“将军说得对!我愿意种地!”接着又有人应和,很快一片附和的声音在田间响起。

张辽回头望着忙碌的田间,目光坚定。他知道,这片土地不仅是洛阳复兴的希望,更是吕布大业的基础。而只要人心不散,这片田地就会生长出无限的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