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歪歪小说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55章 风花雪月:我家女王

第55章 风花雪月:我家女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劭神色认真:“温侯天资绝世,武略无双,然过于刚烈,容人不足。更重要的是。。。“

“请说。“

“更重要的是,温侯虽有雄心,却常因急于求成而失去良机。若能持重以待,方可成就大事。“

茶肆内一时沉默。赵云、麴义都为刘劭的直言担忧,但吕小布却大笑起来。

“好!“吕小布拍案,“先生不愧是识人专家,一语中的。那依先生之见,我该如何改进?“

刘劭正色道:“天下大事,成于忍耐。温侯若想在兖州立足,需得广开言路,容纳谏言。更要笼络人心,非只靠武力可致。“

说到这里,他从袖中取出一卷书简:“这是在下总结的用人之道,愿献于温侯。“

吕小布接过书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对各类人才的评析和用人之策。其中既有对将帅的论断,也有对文臣的见解,更有处理内宅关系的妙法。

“组织部首任部长非你莫属啊,”吕小布心中不禁开心到击掌。

“先生既有如此见识,“吕小布郑重道,“若能助我,何愁大业不成?“

“实不相瞒,“刘劭执杯望月,“在下原本打算投奔河北袁绍。“

吕小布不动声色:“哦?为何改变主意?“

“观人贵在观其本性。“刘劭放下酒杯,“袁绍身为四世三公,门第显赫,帐下谋士如云。然其人性格优柔,喜好虚名。“

“先生如何看出的?“

刘劭展开竹简:“在下研究人性多年,总结出八观四图之法。以袁绍而论,观其声音,柔缓无断;察其举止,迟疑不决;看其用人,皆是依附氏族,而非真正任用贤才。“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看其他诸侯。曹操智计百出,然性多疑虑,恐非明主;刘备仁义过盛,难成大事;孙策年轻气盛,根基未稳。唯有明公。。。“

“唯有我如何?“

“筋象金,显弘毅之质;血象火,具勇敢之性。温侯声若洪钟,气势如虹,天性刚直,胆略过人。虽说性烈如火,却也光明磊落。若能广纳谏言,克制己性,未必不能成就霸业。“

一旁的甄姜也来了兴趣:“先生所说八观四图,能否详解?“

刘劭正色道:“八观者:观其志向、察其所养、验其所好、考其所言、辨其所能、知其所择、察其所惰、观其所习。四图者:上智笃信,中智善察,中下效义,下愚顽固。“

他指着竹简上密密麻麻的图案:“这些都是在下多年观察所得。比如这个'心相图',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品性;这个'行象图',可辨别其外在表现。“

吕小布眼前一亮:“先生这是要以科学之法识人?“

“正是。“刘劭解释道,“古人识人,往往凭直觉。在下则认为,人之性情虽千差万别,却也有规律可循。就如温侯帐下赵云将军,便是'忠武'之相,额头方正,目光坚毅,正是忠勇之人的特征。赵将军骨象土,显贞固之质;气象木,具仁德之性。其为人忠正不阿,乃是'德行'之才,可为国之干城,这也是我开始给赵云将军评价的原因。“

说到各路诸侯,刘劭更是分析入微:

“袁绍出身名门,有国体之象,然优柔寡断,不合'中和'之道。其人虽位高权重,却难成大事。“

“曹操才智超群,有'兼才'之相,然性多疑虑,不得'平澹'之境。虽能成就霸业,却难以服众。“

“至于袁术,徒有血气之勇,欠缺智慧之明,乃是'偏才'。刘表则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属'法家'之才。“

“观人贵在四面。“刘劭竖起手指,“一看其言,二察其行,三观其交,四辨其能。明公帐下诸将,各有所长。比如赵将军忠勇过人,麴将军智谋兼备,若能人尽其才,必能成就大事。“

此时,甄姜带着几个妹妹也来给刘劭敬酒。刘劭见状,不由想起一事:“明公可知,历来成就霸业者,无不重视姻亲之助。今有甄氏为援,实乃大幸。“

他转向甄姜:“夫人出身商贾世家,深谙经济之道。如今天下大乱,粮草辎重最为重要。有夫人相助,可解明公后顾之忧。“

甄姜优雅施礼:“先生过誉了。只是眼下局势复杂,不知该如何助温侯立足兖州?“

刘劭沉吟片刻:“依在下之见,可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利用甄家商路,广收情报;其二,笼络本地士族,稳定民心;其三,储备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刘劭凝望着夜空,忽然语气凝重:“温侯现在正在和曹操兖州对峙,兖州之战不仅关系到您的命运,更会影响整个天下大势。“

“哦?先生何出此言?“吕小布来了兴趣。

刘劭沉声道:“以在下观察,此战有三重关键。其一,袁绍必会支持曹操;其二,曹操胜后必转而攻袁;其三,胜负在于粮草。“

“先生如何知晓?“吕小布眉头微皱。

“以'九征'之法观之,曹操智计百出,而袁绍优柔寡断。二人貌合神离,终有一战。然曹操多疑,袁绍自大,胜负已定。“

刘劭语气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但明公若能抢先一步,或可改写天命。“

“愿闻其详。“

“第一,断其粮道。曹操倚重许都粮草,若能切断运输线,其军必乱。“

“第二,分化袁绍和曹操。可派人示好袁绍。“

“第三,收买曹营谋士。曹操多疑,若其内部有变,必自乱阵脚。“

吕小布听完刘劭的计策,沉思片刻,忽然大笑:“先生虽才智过人,但恐怕还未完全了解当前局势。“

“愿闻温侯高见。“刘劭正色道。

吕小布踱步到地图前:“先生谋划甄家打探曹军虚实,却忽略了一点。曹操帐下谋士如云,每个都是跟随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岂是金钱可以收买的?“

“再说分化袁绍。。。。。。“吕小布冷笑一声,“袁本初与我积怨已深。当年在并州,他就对我多有不满。如今他为了制衡我,必然全力支持曹操。分化之策,不过徒劳。“

甄姜在旁补充道:“温侯说得对。与其费力气去分化袁绍,不如利用甄家商路另谋他策。“

“正是!“吕小布眼中精光闪烁,“甄家商路应当用在更关键的地方——雒阳!“

刘劭一愣:“温侯的意思是。。。。。。“

“天子在许都,形同虏囚。若能以甄家商路为掩护,暗中联络雒阳旧臣,待机迎奉天子,岂不比策反曹营更有意义?“

这番话让刘劭眼前一亮:“温侯此计高明!确实,得到天子诏命,比收买曹营死士更有价值。“

吕小布继续道:“我若在洛阳屯兵数万,粮草充足。只要能迎天子到雒阳,便是名正言顺。到时候,曹操就算有百般本事,也难以动摇我的根基。“

“那袁绍呢?“刘劭问道。

“哈哈!“吕小布大笑,“袁本初虽号称四世三公,但他最忌惮的就是天子。一旦我迎天子到雒阳,他反而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甄姜也道:“我甄家在雒阳也有些旧识,可以暗中联络。比起策反曹营,这样的计划更稳妥。毕竟袁绍的实力不是曹操可比的。“

刘劭听得连连点头:“温侯此计,确实高明。在下方才之策,还是太过迂腐了。“

“先生不必自谦,“吕小布正色道,“你精通识人之术,正好可以帮我甄别雒阳旧臣中谁可用、谁不可用。“

“好一个雒阳天子计!“刘劭执壶为吕小布斟酒,“温侯此计,可谓一箭三雕。既得天子诏命,又能牵制袁绍,还能动摇曹操根基。“

吕小布饮尽杯中酒:“只是雒阳城中情形复杂,需得先了解清楚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靠。“

“这正是在下的专长。“刘劭展开随身携带的《人物志》,“以九征之法来看,雒阳旧臣大致可分为三类。“

甄姜,赵云,麴义等人也凑近倾听,这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

“第一类是清节之士,如太常韦曜。此人刚正不阿,若能说动他,对我们大有助益。“刘劭分析道。

“韦曜?“吕小布回想道,“确实是个耿直人。只是这样的人最难说服。“

刘劭笑道:“温侯放心。以在下观察,韦曜虽然刚直,但最重名分。若能让他知道温侯是为了护卫天子,他必然相助。“

“第二类是明哲保身之辈,如太仆郑泰。此等人虽无大节,却最懂得审时度势。“

吕小布点头:“这些人反而容易说服。“

“第三类则是两面之人,如左中郎将王必。此等人最是危险,需得提防。“

甄姜忽然插话:“不知刘军师以为,该如何联络这些人?“

“可分三步走。“刘劭胸有成竹,“首先,可借甄家商路,让一些可靠的商人在雒阳散布消息,说温侯有迎驾之意。“

“其次,派遣得力心腹,分别接触韦曜等清节之士,以大义说服他们。“

“最后,离间李傕和郭汜,让二人反目,并使其放皇帝东归。“

吕小布听得连连点头:“妙!只是这些人选要慎重。这些等你到大洛阳和陈宫,张邈详细研究下。“

“诺“刘劭正色道,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启禀温侯,郭太守求见。“

吕小布略显诧异:“他来做什么?“

郭永快步走来,神色恭敬:“适才在城中听闻几位姑娘买粮草一事,便猜到阁下非是寻常商贾。今日特来拜见,还望恕我唐突。“

刘劭在旁观察着郭永,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郭太守好眼力。“

“不瞒诸位,“郭永正色道,“小女与甄家小娘子虽有些过节,却也让我看出您非是寻常人家。后听说甄姜已和您结婚,而甄伏小娘子与您已有婚约,而您身边的两位也都是和甄家其他女儿有婚约。甄家是河北商贾大户,值得他们倾力支持的任务必非等闲之辈。”

“太守有话直说。“吕小布示意他继续。

“所以我变派人详细调查了一下,”郭永停顿一下继续说道:“小女与甄伏小娘子年纪相仿,都是聪慧之人。若能与温侯结为姻亲,也是一桩美事。“

麴义神色一凛,手已按在刀柄上。

“不瞒温侯,“郭永执壶为吕小布斟酒,“我认出您的身份,是只靠一点。“

吕小布挑眉:“哦?说来听听。“

“赤兔马,您虽装扮商贾,并让人给赤兔马身上刷了掩盖,但是现在可是6月,我派人跟踪发现那确实是赤兔马,赤兔马天下罕见。您也就确定是吕小布将军了“

吕小布听罢,不怒反笑:“太守好记性!不过你既已认出我的身份,为何还敢贸然前来?“

“将军说笑了,“郭永不慌不忙,“我观温侯为人光明磊落,更兼雄才大略。早年在并州时,便闻温侯威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吕小布眼中精光一闪:“太守既知我身份,就不怕我杀人灭口?“

“哈哈!“郭永爽朗大笑,“温侯若是那等人,也不会得到甄家相助。再说,我郭永一生最敬佩的就是真性情之人。温侯为人光明磊落,绝非那等卑鄙小人。更何况,您既与甄家结亲,想必也是真心待人。今日特来投诚,愿为前驱。“

郭永示意郭女王走上前来。她先是向温侯深深施礼:“见过温侯。“

而后又像赵云,麴义,刘劭施礼:”见过各位叔叔。”

郭女王又向甄家姐妹一一见礼:“见过各位姐姐。“

当她看到甄伏时,略一迟疑,却仍然甜甜地叫了声:“见过甄伏姐姐。“

甄伏撅着嘴,却被这一声“姐姐“叫得心里一软。

刘劭眼前一亮:“在下以九征之法观察郭女王,此女天资聪颖,有'智意'之才。若能为温侯所用,实乃大幸。“

“哦?“吕小布来了兴趣,“先生何以见得?“

“郭女王声色清越,气质非凡,正是谋士之相。虽年幼,却已显露不凡气度。此等人物,日后必定对温侯大有裨益。“

听到这里,甄伏撅着小嘴道:“我不同意!她今日还跟我抢板栗糕呢!“

郭女王赶紧到:“那以后的板栗糕都是姐姐你的。“

一句话让甄伏说不出话来,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刘劭看着这一幕,不禁莞尔:“两位小娘子倒是性情相投。依在下之见,正好可以互相砥砺。“

甄姜也出面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