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歪歪小说 > 在古代开学馆的日子 > 第34章 约定

第34章 约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的信风格依旧,形式化的客套话下又不掩一位父亲对远游之女的私念与担忧。

先前的信也是如此,只是当时陆清洛由于担忧自己的身份暴露,一直用官方的客套话回信,半点多余的信息都要斟酌半分。如今要在回信中叙述自己的现状,为的不是回应那份父爱,而是另有所图,回想起来,陆清洛自己都要觉着愧疚与脸红。

只是这是目前为止她唯一能想到尚可一试的方法了。

摩挲耳边的发丝,摈弃心中一闪而过的愧疚,她提笔蘸墨:

“近日女儿一切安好,多谢父皇挂念。

此去经年,前往宜和置办学馆,所见多与长安有异……”

她含蓄地提及宜和城刚开始闭塞的状况与贫瘠的教育,提及了自己学生的例子。

写到若没有她前来兴办学馆,一些学生生活该当如何;又写到若无人前来帮助宜和城拓宽商路,当地百姓该当如何……

“九州千万城,偏僻落后之处不占少,何处遍寻心善之人?”

行笔至此,她没有继续往下写——皇帝性子多疑,如若完全点明目的,或许会惹起不必要的麻烦。但若停在这,仍可解释为一个心思细腻、伤春悲秋、心善的公主对父皇吐露的所闻所见引起的哀愁。

皇帝不是傻子,见着这信,自然会多往外联想。

“雨霏。”她将雨霏唤来将信装好,顿了顿又说,“把味先知后院的梅花酿稍一罐寄去长安。”

“哟,公主今日去见了趟梅花,怎的回来一下子便会来事许多。”雨霏嘴上厉害,手上也不闲着,一边抬手收信一边示意跟着的小丫鬟做事。

陆清洛眼皮子一抬,没接话,雨霏倒是说得更兴奋了:“我方才替公主收拾屋子,可是听小丫鬟们说了,公主最近与那姜先生,可是走的近,今日连手帕子都递上了——”

“胡诌什么?”陆清洛脸腾地变红了,“只不过我的帕子掉了,人家帮我捡一下。”

“公主,您是真傻还是装傻呀。小时候那些话本子你又不是没看过——哎哟,我错了公主!”陆清洛站起来去饶雨霏痒痒,将后者饶的边笑边求饶,“哎哟,我再也不敢了公主——”

二人闹到很晚,惹得第二日去学馆时,陆清洛人都蔫蔫巴巴的。这倒方便了她,不用再额外想法子去思考如何与姜醴相处——毫无精神的面色说明了一切,以至于课间姜醴还特地询问了她身体是否有恙。

“无碍,昨夜化雪,吵得一夜未眠。”

这之后又是过年,各家忙各家的,客套的礼仪下也未与姜醴有过多接触,叫陆清洛松了口气,将此事抛之脑后,只暗暗思虑皇帝的回信何时到来。过年皇帝又派人赐了几批东西,一次比一次的繁复、用心,从名贵的摆件珍品到平常实用物什一并俱全,就是不见他老人家表态。

皇帝见了此信心中究竟在想什么呢?陆清洛捏着眉心,胡思乱想着,以至于姜醴走到面前都未曾发觉。

“江南十五有灯会,不知——”

走神时忽然有人开口,惊得陆清洛哎呀一声,于是姜醴停下话头,脸上竟然显现出一点踌躇来。陆清洛挥挥手:“方才正琢磨其他事情,一时愣了神,你要说什么?”片刻的沉默,姜醴的言语似是同方才不一样了:“十五的灯会,听同僚说起,江南的灯会甚是热闹,民俗又与长安有异,前去观赏一番到是不错。”

“江南?”正欲问宜和城当地没有灯会么,陆清洛适时想起宜和的经济状况与不便的交通状况。三面丘陵,一面环水,就是江南商贩想多条商路,灯会摆摊,许多商品、零碎要人扛着走,宜和与江南之间常见的船只一船也装载不了几人,运行效率可以预见的低下。

古代小城百姓消遣不多,节日与灯会是少见的能使得他们从繁忙的农桑生活中暂时逃脱的乐事,前两年陆清洛忙着兴办学馆、经营美食铺子、处理杂事,一人分身乏力,也就没有去打听周边的这类活动。

“江南自古繁华,灯会年年热闹。今年江北江南两地交流频繁,宜和又不似往日贫困,坐船去江南的百姓许是要比往年多许多。”

坐船……

如果交通再便捷些,是否有更多宜和城的百姓能享受节日之乐?甚至待宜和城多发展几年,说不准也能再当地举办灯会,引得江南商贩纷纷前来捕获商机。再往后,宜和和江南便宛若一座城般的繁华。生活富足,做父母的自然会重视孩子读书之事。

姜醴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自己犹豫许久的上元节灯会邀约,二人言语的重点却转向探讨在宜和城与江南间建一座桥的可能。见清洛敛着眉,很认真的模样,他没法做到再把话扯回什么儿女情长,反而有些为自己不曾像清洛那般替百姓考虑周全而羞愧。

大兴土木并非小事,二人一合计,一同去张县令府上与他探讨此事。

宜和城官邸,节日的灯火不比往日明亮,映着仆从们匆忙慌乱的影子急忙地在墙上穿梭。

“此事万不可偷懒!”张县令也是焦头烂额,指挥小厮到一半匆匆回屋去销毁信件。这信件是他方才才收到的,写自长安最得罪不起的一位爷,信里写到他将要行至江南,请张县令将公主请至灯会,以成全团圆之乐,但莫要声张此事,收到信后就地销毁便可。

管家此行,前来探望公主是不假,恐怕前来巡视、检验民情才是真意。位高者多疑,信里虽叫他无需声张、无需准备,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真的空荡荡、赤诚诚应天家的微服私访。

正思虑着,又有小厮来报:“学馆的二位前来拜访。”

张县令正愁捉不到陆清洛,叫小厮带人迎客。

行至堂屋,两个玉做的人凑在一起,茶雾弥漫中言论风生,一派盎然景致看得张县令心中烦躁都被压了几分。见他来,一个规规矩矩站起与他相互行礼,另一个扬着眉毛,几乎是敷衍地挥挥手当做与他打过招呼。

“张县令真是大忙人呀,我看贵府的仆从各个东跑西颠的,来迎接的小厮说你也忙的不清。”

张县令心里苦笑一声,默默请菩萨保佑眼前这位公主莫要再多问,长安城来的一个两个他都得罪不起。幸好陆清洛的话头很快从他府里头的事转开。

“我与子酽兄打算上元节一同去江南的灯会,忽然想到,若是在宜和与江南之间架座桥——”

“陆姑娘所言之事,张某不是没想过。只是大兴土木之事,需得到郡知府下文书,而知府又得工部点头才行。至于工部再往上……这宜和城一直荒在这,也是上头的意思。有人曾在此谋大逆,上头看这地不顺眼,连带着后世多少代人都不安生。”

直到这位公主不知为何忽然莅临,说是一心要来办学馆。陆清洛,或许就是宜和城的转运之契机,若是她再稍微与管家通通气、吹吹风……

想到方才陆清洛的话,张县令端起茶杯,虚虚地抿一口茶,隔着雾气,抬起眼皮盯二人:“陆姑娘方才说上元节要与子酽一同去江南的灯会?”

姜醴轻轻一咳,陆清洛倒还是大大方方的:“前几年不得空,今年听子酽兄一提,觉着不如去凑凑闲趣。”

“也好,不过这哪里的灯会都大差不差,子酽想必曾经已经看腻了?正好衙门最近有一麻烦事——”

那对面一直不动声色的人却忽然站起拘礼:“上元节恰逢休沫,所有的事项一概待次日再谈。”

“可……”可是管家那天也会去江南的灯会啊!

“我已与陆姑娘约好,不好再随意毁约。”

张县令病急乱投医,又看向陆清洛,后者低头看茶,上扬的眼尾却拢起细小的弧度。

得,他原意是想提个醒,叫这未挑明的一对别不知不晓地就撞上天家尊驾前头去,叫那位爷瞧到他们目窕心与的模样。陆清洛尊为公主,想来不会受到什么责罚。姜醴本就为长安流落至此的贬官,受贬的原因张县令也听说过一些,总归到底,无非是惹了圣怒,如果再叫天家撞见与公主一同……

“真不来?”

“过了休沫,一定全力相助。”

张县令向上扯了扯嘴角,在不透露来信的前提下,他已经尽量将姜醴从上元节江南灯会支开。既然姜醴不听,他也只能多在佛祖面前替这两个年轻人拜一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