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歪歪小说 > 宅中客 > 第132章 喜娘夺情别王府

第132章 喜娘夺情别王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隆熙十年春,黑水河畔,运河工程尚未开始,自齐家镇向东,已经搭建的许多简易的草庵子,齐修远得着要开挖运河的确切消息后,还是忍不住亲自去了一趟县主府。

徐知府那边得着京城的旨意是在正月初九,消息是初十传出去的,齐修远是正月十二来的白林城,瞧着齐修远的模样,喜娘并未主动说话,只是齐家镇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特殊,一旦修了运河,拓宽河道,齐家镇势必繁荣起来,这地界可就不那么好守。

只听他道:“这前两天城里传的消息,县主可是知道?”

“大哥是说修运河的事?确有此事,年前徐知府递的折子,如今朝廷的批文已经下来了,官府正式的告示怕是要等上元节过后才会张贴出去。”

瞧着齐修远一脸的沮丧,喜娘不禁问道:“大哥在担心什么?”

齐修远琢磨半天方才说道:“草民是怕这运河一旦修建,齐家镇里祖宗的百年基业便再守受不住。”

喜娘笑道:“大哥此话怎讲,齐修文好歹也是正经考上的举人老爷,如今又是知县,听说如今这官又是要升,齐家背后还有王府姻亲,谁人敢擅动齐家产业。”

齐修远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但他之所以卖惨,是想这能从喜娘这里得些保证,王府再大,终究主事人已经搬去了京城,官场那些个蝇营狗苟,齐修文毕竟年轻,家族势力又不高,连累的少些为好,只有县主这个曾经出身齐家镇之人,当是最大的靠山,只是没想到喜娘先一步拒绝了他。

也不怪喜娘如此说,齐家终究姓齐,老太君走了这些年,中间又生了这些事,喜娘对齐家并不算有太多的感情,不过其还是说道:“大哥倒是多虑了,一旦运河通了,两岸岂有不兴盛之理,到时齐家镇便是不种田,日子也不会差。大哥这般想着,倒不如回去跟族中商议,把靠近黑水河的地界修上商肆客栈,运河开挖不知何时能完工,这几千几万人的吃喝却是大工程,齐家镇世代经营田地,收紧粮食,无论是做些吃食,还是贩卖出去,都不少赚。等那运河通了之后,商肆客栈或能用来安置货物,或能接待商人歇脚,齐家镇倒是掌着地利,只怕不必城里那条街赚的少。”

齐修远自打听了修运河的消息,心里便惴惴不安,如今听了喜娘的话,却又是心生火苗,齐家若能在他手上兴盛,便是入了紫云山见了列祖列宗,也是无愧的。

送走了齐修远,东儿进来在喜娘耳边说了两句话,喜娘便让其把人带进来。

挥退了东儿,大厅里只剩下喜娘跟刚进来跪着的丫鬟,说是丫鬟却并不是真正的丫鬟,而是小厮假扮的,因着喉结不显,声线细软,被喜娘送去了王府做内应,这丫鬟叫玲儿,是王府三老爷新添的贾姨娘身边的丫鬟,当初贾姨娘被发现,一并跟去了府里。

“说吧,寻到府上是有什么事?”

“县主恕罪,玲儿已经暴露,三老爷身边有个小厮,厉害得紧,奴婢瞧着是个会功夫的,那日正巧碰上了奴婢伺候姨娘在园子里走动,被他瞧见,当时奴婢便觉着被发现了,前两日三老爷单独叫了我......”

喜娘瞧着他的模样,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还是问清楚的好,便道:“如今你是他的人了?”

“奴婢该死,负了县主大恩,奴婢该死......”

“当日你被欺负,我救下你,原是给你条活路,如今瞧着竟是我错了,给你安排了这差事,那朱寒夜可有说什么?”

玲儿回道:“老爷知道后并未说什么,让奴婢好生在姨娘身边伺候,说是等过两日把奴婢调到书房......”

“他倒是不怕死,知道你是我的人,竟还敢把你放到身边,怎么你如今是投了他的城,那今天来又是做什么?”

“奴婢不敢,老爷说了无意于县主为敌,奴婢瞧着是老爷发现了许家那边的什么动静,之前羊毛之时,许家在背后有插手,先前那位春泥姑娘便是许氏的人,如今去了梁州城,靠着许家过活,只是不知跟王家内里有没有勾结。”

喜娘倒是没想到,当初春泥两家搬走后,便没再多打听,只当是养不熟,竟没想到是许氏的人,瞧了瞧跪着的玲儿,喜娘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了,他待你如何?”

显然玲儿听懂了意思,低声说道:“老爷待我极好。”

“好个屁,左右你也不是我的人了,顾着情谊便最后送你一程,回去跟朱寒夜说,便说是我说的,把你从那贾姨娘身边调走,寻个借口打发出府,然后再以小厮的身份把你带回王府,你这名字便让他自己去取,无论他把你安置在哪,日后若厌了烦了,只管把人给我送回来,若是伤了残了,别怪我不客气。”

“记住了?”

玲儿听了这话已是哭了起来,喜娘最是瞧不惯别人哭,便要打发他出去,玲儿方才想起正事来,收了声说道:“另老爷差奴婢来问,县主建商号,又修运河,是怎么个打算?”

听了这话,喜娘简直被气笑了,说道:“好好好,抢了我的人,还敢这般光明正大的用,他倒是会使唤人,回去告诉他,我得了商署司的名额,准备把生意做到关外跟京城,让他别阻了我的道,不然......”

待那玲儿走后,喜娘恢复了平静,方才的样子不过是做给玲儿看,给他条活路。

正如喜娘所料,朱寒夜听着怀里玲儿的话,笑了起来,有什么能比拔了对方的人,还归到自己床上更开心的事,至于说他对这玲儿有几分感情?不过也只是一时兴起,好奇加上存心膈应喜娘罢了,至于玲儿的日后,那便要看玲儿自己有几分本事,能不能趁着新鲜劲儿,在他身边站住脚。

而喜娘所说的那些,朱寒夜并没有在意,无论是丫鬟还是小厮,不都一样,不过倒是把人要到了书房,伺候笔墨,也伺候他。

商号和商署司的事,朱寒夜写了信,本想着递去京城,转眼一想又把信烧了,许多事京城并不需要知道......

隔日,正月十三,喜娘吩咐汪嬷嬷亲自去王府,把槿姨娘请到了县主府。

槿姨娘见到汪嬷嬷,有些愣神,声音清冷问道:“嬷嬷此来何事?”

“县主吩咐,请槿姨娘入县主府,有事相商。”

“县主如今怕是正忙着运河之事,如何有心思见我,嬷嬷怕不是哄我。”

汪嬷嬷并没有再说什么,槿姨娘自觉无趣,瞧了瞧眼前梳洗得规整的汪嬷嬷道:“人人都说嬷嬷最是守规矩,可为何这般守规矩之人,不随老王妃回京,而是留在白林城这么个小地方。”

“自然是规矩惯了,年纪大了便想着放纵一回,县主容得下老身,是老身的福气。”

......

县主府,槿姨娘瞧着熟悉的摆设,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见到上首坐着的喜娘,问了安。

喜娘把人找来,自是主动开口道:“听闻你如今也是念了佛?”

“妾身不敢妄言,只觉佛经读着让人心静。”

喜娘拿眼瞧着说话的槿姨娘,槿姨娘被瞧得有些发毛,佛前的模样终于抵不住喜娘的注视,慢慢碎裂,露出了真容。

索性她也不装了,直接问道:“县主寻妾身是有什么事?”

“既装得不像,又何必要装,此来是给你个选择,我只问你,你是要做槿姨娘,还是木槿儿?”

槿姨娘听后瞧着喜娘,喜娘便任她这般瞧着,安逸的喝着茶汤。

“妾身不知县主的意思,还请县主把话说明白些。”

喜娘并不理她,最终还是槿姨娘败下阵来,似乎是收到了很大的煎熬,方才做出决定,只见槿姨娘起身跪下,说道:“民女叩见县主,求县主帮我。”

喜娘让东儿把装着身份的匣子拿来,递给木槿儿,说道:“京城来的放妾书,今日起,你便只是木槿儿,不再是王府二房的姨娘,如何有什么打算,是想回木家,还是留在县主府帮我?”

木槿儿虽是相信喜娘的实力,却还是不敢相信,待亲自打开匣子,见着纸上自己的名字,户籍还有放妾书,方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竟是没听清喜娘所说。

喜娘瞧着便说道:“既如此,自回木家待些日子,想清楚了再来见我,王府的一应事务,便都舍了吧,二房的东西你自己看着安排。”

木槿儿不知怎么回的王府,坐在佛堂前,怀里紧紧的握着那匣子,等其恢复过来,复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那放妾书,身份户籍也都是真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随即便把二房的下人都召集了起来,宣布自己离府的事,并把放妾书拿了出来,以示清白。

二房许多东西都是封存起来的,只有她住的院子需要归置,倒是快的很,等王府众人得着消息,木槿儿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不过几件衣服,朱世韵出嫁的时候,木槿儿已经把能搬的东西都给了她。

大房墨姨娘跟三房的许氏亲自过来,问清到底怎么回事,只见木槿儿一改往日模样,如今她不过三十又几,又染了喜事,精神正好,一时晃了那二人的眼。

当看到那放妾书时,二人也是大吃一惊,不过想想又能明白,何必在这深宅大院蹉跎半生,挺好。

木槿儿离开梁王府走得依旧是侧门,正如她被抬进来一般,此行她是一个人也没带,身边的丫鬟,她每人给了二十两银子,让她们自寻出路。

侧门的婆子瞧着木槿儿的身影越来越远,关上了侧门,如此,世上多了一位女子,少了一位姨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