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放假!!”
李凌最后那两个字几乎是一嗓子吼出来的,“假”字已经因为破音而消失了。
“兄弟们放假了!还写什么呢?放假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啊!”
余江被李凌和毛冲一起晃着肩膀,感觉自己快要飞升了。
“不要再写了!没有人会给你点小心心的!”毛冲也扯着因为太过激动而形成的破锣嗓子大吼。
“服了你们怎么不去骚扰沈亦!”余江翻了个白眼。
李凌毛冲也不晃他了,停下动作惊讶道:“其实我们高一那会儿曾经有幸目睹过神医把人堵在状元桥胖揍……”
余江:“……”
坐在一旁的沈亦:“……”
余江趁着他们消停喊话的间隙,火速往答题纸上填满最后一个空“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帅气利落地往纸上点了一下,反手按回了笔尖。
“别特么吵了!我不写了行了没!”余江忍无可忍,把作业一股脑塞进了书包里,然后一脸得意地转过身,对还在奋笔疾书的沈亦说:“我写得比你快!”
李凌傻眼道:“你说什么?”
余江懵懵地看着他:“什么什么?”
李凌颤抖着双手指着余江手里没来得及放回去的精彩暑假,颤抖着声线质问:“你……你说你这么厚一本作业,昨天刚发,就写完了?!”
余江无语地拍开他快要怼到自己鼻尖上的手指:“滚开,你什么毛病?当然没写完。”
李凌顿时恢复正常,连带着刚才即将跟着发病的毛冲一起舒了口气。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存在如此非人的速度。”
余江和沈亦对视一眼,紧接着刚刚没说完的话:“数学不会写的部分没写,留着让沈亦假期来教我。”
毛冲认真地说:“那你不会写的应该挺多。”
余江无语:“滚。”
“也就五道大题了,我争取搞懂同类型的。”
李凌顿时抱住余江假哭:“嘤嘤嘤,鱼塘哥哥你变了,你再也不是那个和我一起数学并列倒数第一的鱼塘了……果然,男人都不靠谱……”
余江立马推开他:“给老子爬!有多远爬多远!”
余光里,他瞥见身边的沈亦身子明显僵了僵,然后偏过头微不可见的往下撇了撇嘴角。
简直,可爱,爆了!
沈亦他怎么这么可爱……
吃醋的样子都这么可爱。
“我们不是要放学么?你们怎么唠上了?”叶岚背着书包路过他们旁边,刚好被李凌恶心了一雷,翻着白眼甩着辫子走了。
“好好享受假期吧?各位准高三生。”余江勾起嘴角打了个响指,也提起背包和早就收拾好的宿舍用品拽住沈亦往校门走。
-
“开学就高三了,什么打算?有想上的大学么?”沈亦转着笔,偏过头问余江。
“还能有什么打算,把数学成绩赶上来就行……”余江轻轻叹了口气,撇了撇嘴。
“至于想上的大学……上海那边的吧,至于是哪一所,你猜猜?”
沈亦挑眉:“那挺巧了,我的目标院校也在上海。”
不知道又被戳中了哪一根幼稚神经,他们决定数三二一一起说。
“复旦大学。”
“复旦。”
说完之后,余江自己都愣了愣。
“我去,缘分啊。”
随即余江眼中的光又暗了下去:“得了吧,我离录取分数线还差几十分呢……”
沈亦垂着眼望着他:“你能考上,相信自己。”
“这个暑假,好好复习。”
作为重点班,他们的进度是比普通班领先的。
高二下学期,老师就已经把高三的内容学完了,所以之后的整个高三,便都是用来复习的。
所有艺术节等活动取消,科技节免谈,义卖会考试,学科周活动说是放松,其实就是另类的知识竞赛……就连假期也要被剥削一半。
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了住校,所以余江和沈亦那栋宿舍楼里除了齐昊,又多了好多熟面孔。
“别紧张,送你一个来自男朋友的亲亲鼓励一下。”沈亦难得说了句带叠词的话,说到那两个字的时候含含糊糊的,自己倒是先脸红了。
余江抿嘴笑着,凑上前去在沈亦的唇上点了点。
“今天我们复习古诗词,”余江打开高中生古诗词全集,“沈亦同学,这次期末考试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全对,进步啦!”
“抽背,《赤壁赋》,背完原文背翻译。”余江点点翻到的那一页,“需要复习两分钟么?”
“直接背吧。”沈亦瞥了一眼内容,便开始背,其中卡壳了几次,总体来说还不错。
趁着余江挑选下一首诗词的间隙,沈亦问:“你怎么会这么喜欢文科啊?明明要背那么多东西……”
没想到的是余江把书合上了,转过身子,认真地对沈亦说:“别这么说啊,我给你讲讲吧。”
“你初中或者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应该讲过,什么是意象。”
余江紧接着说:“意象就是诗人在作品中,以一件事物,赋予了它自己的思想感情,营造一种与自己心境相符合的氛围。”
“举个例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你能想到什么?”
沈亦忽然想起高一那年余江对着李凌就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名字的。
但是当时自己跟他有过节,觉得他装。
……
余江没有在意沈亦这点儿小游神:“江海给人的印象一般是辽阔的,更加衬托出一叶小舟漂泊无定的孤寂,这些大众的因素是诗人想体现的内容,”
“而每个人心中对孤寂的诠释也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思想感情也不同,对这句诗的理解也不同。”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是文学的神奇之处。”
“它可以将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文字叙述出来,加以艺术加工。”
余江垂下眼,盯着墙上跳动着的影子,和微微发黄的暖光。
随即他又抬起头,对沈亦笑了笑:“就像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我认为写得特别好。”
“这辈子,总要去看一次烟雨江南……”
“看青石巷子里的石板路,撑着油纸伞在屋檐下接雨滴,看着天空中炊烟袅袅,雾气蒙蒙,春雨淅淅沥沥……”
余江拉过沈亦的手:“高考完的毕业旅行,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不管结果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沈亦微微愣住了,被握着的手蜷了蜷,片刻后反握住对方。
“好。”
“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么好的心态。”
余江笑着:“至于为什么你会不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觉得它无病呻吟,书中人物多愁善感,可能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下,我们顾着分数,却偏偏忘记了它的美,没有去认真感受它的本质,”
“网上不是有句话么?”
余江把椅子拉近了些:“如果不是着急赶路,语文本该是最浪漫的学科……”
“人不本来就是情感动物?”
余江见沈亦没反应,笑了笑转了回去,随手翻到了一页,眼睛一亮,轻轻勾起嘴角:“继续考考你,《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表达了词人想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展现出一种潇洒旷达的襟怀的是哪句?”
沈亦回过神,冲着他挑了挑眉。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