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歪歪小说 > 簪花 > 第21章 偷听

第21章 偷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柒七跟着姜世晟从教武厂离开后一路到了兵护府,得知消息的李东知早早就招呼着府上的人为柒七接风洗尘。

故而柒七刚入府就有婢女为她整理和梳洗。

等柒七再来来到堂中时,姜世晟和李东知已在堂中议了半天的事。

见到柒七入堂,李东知便向姜世晟恭言贺喜:“上天庇佑太尉找到了流落的女儿,晚辈在此恭贺。”

“小女走失已几月有余,如今寻到确是幸事。”言罢,又引着柒七拜过李东知:“过来见过李大人。”

没想到还能再见到李东知,还是这样的境况,上一次牢中见他自己还是阶下囚,莫名的得了一顿盘查,真是世事难料。柒七暗想,但面上却并无其他神色。

只应理回道:“姜筠柒见过李大人。”

李东知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小人儿,总觉得相识似的,声音也有些熟悉:“姜筠柒,筠柒……柒姑娘?”但这声音好像之前在牢中审问时也曾听过。

转瞬又觉得自己思虑过多了,一个是太尉之女,一个是楼阁匠人,一个是牢中女囚,怎么能是一个人?

世上重名的也多着呢,声音相似也许是自己听迷糊了罢。

李东知便也回礼道:“姜小姐在外受苦了,如今回来需得好好修养,在府里若有缺什么少什么的只管叫下面的人补上,不用客气。”

见人如此,柒七知言道谢。

姜世晟道:“如今赈灾的事儿也处理得差不多了,等着今日淮阳发钱货的事儿结完了我便带着小女回京了,太子殿下交代的事……”

柒七见二人又开始议起了事,自己在此多有不便,忙道:“父亲与李大人议事女儿不便在此,先行告退。”

姜世晟点头,摆了摆手柒七便出了内堂。

两个婢女引着柒七回房。“小姐当心脚下,雪还未化完,小心雪水沾在石子上滑了脚。”

看着雪水半化半结的路,不似雨水泥泞却也好不到哪里去,走得人衣裙都脏了。

“怎么还没过年雪就化了。”柒七问道。

“小姐不是南方人,您不知道这南方的冬日时冷时热的雪容易化了。但今日化了雪,到了腊月又得下几场大的,铺的白白的才有年味呢。”

柒七点头,怪道如此呢。自己从子渝山出来,越往南雪越少了。

如今就要北上,估计又能看到大雪了。

夜里吃了饭,柒七回到自己的房中休息。

南方的湿冷着实令人难受,柒七翻来覆去睡不着,婢女们怕冷到她在房中加了好几个炭盆,窗开得却不大,弄得房间闷闷的。

柒七退了婢女们,开了窗,自己又穿上袄子,戴着狐裘披风准备出门喘口气。

这兵护府布置不似寻常家宅景致那样的典雅,房廊也不要求细致好看,是一派威严简洁的风格。

但比寻常家宅大得多了,这廊道长得见不到头。

柒七提着灯,慢慢的在廊下走着。

因着今日回暖雪水化了的缘故,走廊上有着好几道泥泞的脚印,还是新踩的。

柒七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个小亭子就想在那儿歇歇脚。

走过去就听到廊内小房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是李东知的声音。

“哼!马要吃人也要吃,银子花得像流水一样。张权那点钱哪里够这么多人的花销,我不知填了多少,如今他叫姜世晟来敲打我,是把我这里当成金山银山了么。”

“公子当初站了他那头现在倒有些骑虎难下了,只是钱财还是小事,您背着养军的名,若是日后他得了道要个替死鬼,您这如何自保?”

“刚刚来的那几个暗卫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张权在牢里死了,谁做的?他是不会去做,但朝中有的是人要弄死张权,张权不是个人物,可弄死张权的人是个人物,张权死了谁得了好?是钟家,不过他也捡了便宜,毕竟这笔钱再也查不到他的头上了。

皇帝虽然昏聩,可可到国库钱财上又是个‘明君’了,若张权的事抖了出去,皇帝这脾气来个雷霆之怒肯定彻查钟家,难保不会牵扯更多。如今钟家便先下手为强,此事好坏参半,也给他敲了警钟,钟家百年大族,又扶着昭王,再不济还有一个珹王,他在朝中看似得利多却也不稳当,他是虎,却不是一只猛虎,我有何惧?”

“是如此了,当初截了张权的钱他马不停蹄的转手就给了我们,又安排了那些养兵的事儿,之前查的花灯细作,咱得了消息便上传给了他,也是告诉他昭王的能力,如今朝中愈发于他不利了,他沉不住了便想快些搏一搏。”

“如今一山二虎,他根基不稳不会轻易动我,若他这儿实在不行了,不还是有另一只虎么?”

李东知听了暗卫汇报的这一茬子事儿,又想起白日里姜世晟的旁敲侧击,便与柏川在房中讨论了起来。

而路过的柒七,将这些话儿一五一十的全听了个清楚!

怎么她回回都能听到这些大事情,老天,这是个什么机缘!

柒七回房躺在床上,因着刚刚听到的消息心中震惊无比,这是什么天大的秘闻!

花灯那日的盘查竟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昭王派了细作刺探什么呢?

张权?曾经自己在宫里落水那日,在假山后也听到过这个名字。

养马养人?自己被抓入牢中那日,在兵护府见过青州的马匹,还有那些兵卒!是谁在养兵么?!

那个他,是谁?

什么钟家,昭王,珹王……

想到这儿,柒七又翻来覆去的思虑起来,直至五更人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姜小姐,前头传早膳了,您起来了么?”因着堂中有人传了话叫姜小姐用膳,可里头的这位小姐还没有起身的意头,门外的婢女便不得已开口问道。

柒七在床上翻了个身,听到门外的回话,冷不丁的睁开了眼,急急起身:“什么时辰了?”

“回小姐,已经辰时了。”

柒七哀道,肯定是昨日听了这些机密,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竟睡沉了就忘了时辰。“你们进来准备梳洗吧,我起了。”

话音刚落,几个婢女端着漱桶脸盆就入了房。

随后柒七跟着女婢们来到用早膳的堂中。

柒七今日穿了身着淡紫色衣衫,外披着白色狐裘披风,白色毛领衬得柒七小脸更加娟秀美丽。乌黑的头发,髻上簪着一支梅花玉簪,上面垂着挂着几颗小珠的流苏。

柒七进了堂便福礼:“筠柒来迟了,向父亲和李大人告罪。”说话时,流苏就摇摇曳曳的。

李东知见此,心中也升起一丝涟漪,听闻姜府两个女儿容貌不俗,可比高菀宁,另一个他未见过什么模样,这个倒是十分惹人喜爱。

“姜小姐不必在意,你在外流落奔波许久,想来没有一日安稳休息,现在回了太尉身边自然心安了,多睡一会儿也无妨,我哪有怪罪之意呢?”李东知朗声说道,带着浅浅的笑意。

柒七望向说话之人,想起昨日他杀伐决断的言语,如今又一脸可亲笑意,真难让人琢磨,还有从前在沐合堂,只一派贵公子的作风,也实在难以测度他也有昨日那般权术计算。

一旁的姜世晟看着这流落他乡的女儿,独自一人也不知她如何撑下去的,心中本也有许多愧疚,听到李东知的话也更是心疼,慈爱的开口:“无妨,快落座吃饭吧。”

用完了早膳,姜世晟向李东知道明明日启程回京的事。

李东知闻言,忙道:“太尉为何如此匆忙,眼下要入了年关,不如留在淮阳过了年再回去,也好让晚辈尽尽地主之谊。”

“南方流民之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完的,此次赈灾主要的事情我已安排妥当,剩余还未完的事朝中另派了东曹掾左植、集曹吴胜金负责,大将军杨武仍在南边压着流匪防着他们再生事端,此行我也算不辱使命,还需早日回京复命。”姜世晟倒直接说明了去意。

李东知听明此意,也恭敬回言:“既如此,晚辈也不留太尉了,京中事忙还需太尉回京主持,晚辈这便命人备好车马以供太尉返京。”

他又瞧了眼柒七,转言道:“姜小姐来了我没有什么可赠的,家中在曲明街头开了间万宝阁,姜小姐去逛逛,里头都是些金银首饰,也有些好玩的小物件儿,不如姜小姐去阁中选几件称心如意的,也好安了我这尽地主之谊的心。”

柒七不知该当如何,应下回绝好像都不太好,只得看向姜世晟寻求答案。

姜世晟倒没有觉得什么不妥,只觉得亏欠面前的女儿,看她也闷闷不乐的让她出去散散心也好,于是点头应允了,又言还有公务,唤了身边的人就离开了。

见状,柒七向着面前带着笑意的李东知道了谢点头。

“那我安排马车带姜小姐去逛逛吧。”

柒七跟着李东知来到万宝阁时又看见了一个熟人——李恬。

她穿着件白底绡花的衫子,白色百褶长裙,外套着件满绣的红色大裘,越发显得娇美贵气。耳旁两坠红玛瑙,略施粉黛,脸蛋清丽。果真是富贵养出来的孩子,怎么?都是惹人喜欢。纯纯的,嫩嫩的,是富贵堆里出来的娇百合。

李恬从楼里下来,一眼便看见了自家哥哥。

“大哥哥。”李恬甜甜的开口道。

又看见他身旁站着位娇丽脱俗的女子,不知身份,问道:“大哥哥,这位是?”

李东知也看见了李恬,李恬是他的胞妹,自小二人十分亲近,她又长得乖巧可爱,虽然偶尔会耍小脾气,但也无妨,女孩子嘛就该是这样的,眼里也不由得升起疼爱,温柔道:“这位便是姜太尉的女儿筠柒小姐。快来见礼。”

李恬自然对姜太尉寻到女儿之事有所耳闻,看着自家哥哥带着来,这便对应上了!

原来她就是姜太尉的女儿,未来的太子妃!

在京都李恬也听过太子已经向姜家下聘了。

想到此,恹恹的开口:“见过姜小姐。”

柒七不知哪里和李恬不对头,她那话里表情似乎都不待见她:“李小姐不不必多礼。”

“明日姜小姐就要返京了,我带她来看看,挑几个东西给她,恬儿,你可要好好地带着姜小姐逛逛。”李东知言。

李恬淡淡的应了一声“嗯”。

万宝阁不愧名为万宝阁,奇珍异宝,琳琅满目。

柒七走向里间随着李恬慢慢逛了起来。

眼前一幅三色堇的画吸引了柒七的目光,画上的花倒让柒七想起了自己院里种的那株,不知道这么久没有打理,会不会死了。

柒七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这是张子寿的诗,你喜欢读他的诗么?”刚刚还在她身边的李恬早不知哪去了,倒是李东知站在了她身旁开口。

柒七不知是他,倒吓了一跳。“睹物引愁罢了,这画中的三色堇在我从前的院里也养了株。”

李东知表示理解,她离家多日确实乡愁满目“姜小姐是想家了。”

逛了好一会,柒七也未拿什么的东西,最后碍不住李东知的好意,便拿了个绿松石戒指。

这戒指确实好看,宝珠翠绿无比,柒七本就喜绿色,于是就随手拿了它,但成色算不上乘,柒七不好挑太过名贵的。

挑完后便回了府,因着李恬也要回府,二人便坐同一辆马车。

而另一辆马车上的李东知,喃喃自语:“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思索着什么东西,眼里亮了起来……

第二日午初,柒七与姜世晟便启程了。

李东知和一众淮阳官员送至淮阳城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