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节在阳历的九月,苏青和表姐刘文卿都没有出去游玩,表姐说她得把工作的进度比计划中超前一些,避免国庆加班,因为她们打算等国庆节回老家。
苏青看表姐放假都去了公司加班,自己也在自觉地去了公司看杨组长给他看以往项目的资料,她想尽快把整个工作的流程熟悉下来,再把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一点一点的学会,得熟练运用那几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软件,熟能生巧,感觉自己还是需要买一台电脑。毕竟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在工作中实际操作还是有距离的。
中秋节在公司加班的人也有,是其他组的同事,苏青和其他人打了招呼就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学习了,有人好奇的问她:“苏工你们组也要加班吗?”
苏青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不是加班,我入职时候组长交给我的资料,我还没有学完,想趁着放假多熟悉一下。”
其他人也就不问了,寒暄后苏青认认真真的看起了资料。由于是放假,苏青并没有按时的打卡,上午来的晚,下午走的也早,考勤记录上并没有留下太多她假期加班的痕迹,所以苏青假期来公司的事并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没几天这事还是传到了组长杨志涛的耳朵里,还是对苏青几天后的正式入职产生了一些正面影响的。
最令苏青想不到的事情是,九月还没有结束,在九月二十八日这天竟然就发九月的全部工资!苏青拿着自己的工资条,看着那一连串字:姓名苏青,基本工资,高温补贴,全勤补贴,扣除五险一金,扣除个税,扣除公积金……合计五千五百六十三元。拿到工资条的那一瞬间,她先是呆愣了一下,后又激动的想要放声大笑,又赶紧瞥一眼周围冷静的同事,想必提前发工资并不是偶然!发的这也太多了吧!九月还没过完竟然还发了全勤奖。
更令苏青惊喜的是中秋节的时候发了中秋过节费,这国庆节又要发过节费了。两次的过节费都是以信封的形式发的现金,苏青不知道其他人发了多少,但是她自认为自己一个还没过试用期的新员工,能不被遗漏的发个过节费的信封实在是太高兴了。
苏青转身悄悄的问身后的孙妍:“工资都是提前发吗?”
“是呀,每个月的二十八日发当月工资。”
苏青眼睛亮亮的冲孙妍笑。
临下班的时候,行政部的王强来了,他拿着正式入职合同请苏青去会议室签字。还是一个多月前面试的会议室,苏青看到了组长杨志涛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写下的评语:“该员工刻苦勤奋,学习能力强,交付的工作都能独立完成;责任心极强,对待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与专注。同意留用。”又看到了总经理和董事长签署的“同意”字样。她看完劳动合同,在最后一页高兴又郑重的签上了名字。签署完合同王强不失时宜的说到:“恭喜你,苏工!”合同一式三份,王强交给苏青一份。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苏青就这样轻松愉快的渡过了试用期。
伴随着钱包鼓了的喜悦,苏青坐在自己的小床上和表姐刘文卿悉数计算自己的“资产”:“我太有钱了,这个月工资发了五千多,还有中秋和国庆发的过节费一次两百;加上前几天去上一家公司领的一直扣押的那半个月的工资一千五,我现在手里有八千多块钱呢!姐,我快成为‘万元户’了!”
表姐也高兴:“太棒了,不到一年就成‘万元户’了,说说万元户有什么打算呗?”
“有打算啊,我得买新电脑,还得买车呢!”
“对,你说的对,摇不到号可以买个新能源的车,听赵国栋他们几个人说电车也不错。这车的政策快下来了。”
“好的,我也买。哈哈哈,都说财不露白,我也不能太财大气粗了。”
第二天俩人下班后满心欢喜的去西单买了一些各自给家人的礼物。三十号俩人都早早的下班,姐俩开心的收拾好回老家的行李赶到汽车站。她们没有买到火车票,改坐大巴车,在夜行大巴上睡一宿,天亮就能到镇上了。
表姐刘文卿的电话就是在她们将要出发去汽车站的时候不适时宜的响了,是表弟刘文怀打来的,表姐接起电话:“什么事?”。
电话那头的男生道:“姐,我国庆去找你们玩吧?”
“不是和你们说了嘛,我俩明天就回家了,你们放假没作业吗?”刘文卿面露不悦。
“我就是想去玩玩,我考上高中时候的家里带客给我办升学宴那会你都没回来。”
“你们放假没布置作业吗?”
“布置了,我带着作业去呗。”
“别来了,我给你带礼物了。挂电话了,你回家和妈说,我们明天一早就到镇上。”
刘文卿一边把手机塞进兜里,一边拉上行李箱和苏青关上房门奔向汽车站:“回家的事忘了给家里打电话了,你和家里说了吗?”
“我肯定说了啊。”
汽车站是流水发车,晚上十点前哪辆车人坐满了,哪辆车就先开走。姐俩坐上的这辆车人还不是很多,找了个相对安静的铺坐了上去,静待发车。姐俩第一次坐这样的卧铺车,有些担心各种安全问题。
司机很胖,站在车下吸烟,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冲着车里喊了声:“差几个?”
车尾传来厚重的声音:“俩。”
“不等了,九点半不来人就发车了。”
车尾那人不做回答的走向前来,冲着车内大声喊到:“哎,大家伙听我说啊,要发车了,要方便的赶紧去方便一下,九点半一到就发车,到时候可就不等了哈。”
车上一阵窃窃私语起来,有几个人下车。苏青和表姐刘文卿也随即下车去了卫生间。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司机已经坐在驾驶座上了,刚才那个大声喊话的人站在车外等她俩。
看她们俩走上车,就也跟着上车,关上车门,和司机道:“齐了,走吧。”后又转身冲车上的人说:“我这辆车,不允许抽烟,不允许大声喧哗,沿途会停靠两个休息区,每个休息区休息三十分钟,到休息区会通知大家。各自注意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个别想有小动作的、不讲卫生的、不讲文明的最好都给我收一收,把大家安安稳稳的送回家,咱都踏踏实实的回家过个节,别找不自在。”之后又拿出一张纸,念了一遍上面写的安全须知。
苏青小声说到:“姐,看来很安全。”
“嗯,没事儿,咱俩挨着呢。”
疾驰的汽车行驶在静谧的高速公路上,苏青怀揣着对路况的忐忑不安和将要回家的喜悦,透过摇晃的窗帘缝隙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竟沉沉的睡了过去。一路无话,凌晨六点左右,到镇上了。姐俩一下车就看到了等在车站的大哥苏茂。两家的村子离的不远,先把表姐送回家,哥妹俩人也直奔自家而去。
一家人都很高兴,苏青从大大的行李箱里拿出来带给家人买的礼物,每个人都有:给上小学的侄女苏晓萱和侄子苏晓涵每人一身新衣服;俩孩子美滋滋的谢谢小姑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试穿自己的新衣服。
给大嫂的是一条红色的围巾,和一副手套,嫂子也高兴的接过来快言快语的说:“咱妈带我一大早就去村里石磨那磨的豆腐,已经煮上了,你先喝一碗豆汁吧,等你大哥点完卤水咱再喝豆脑,喝完豆脑再吃新豆腐;是咱家刚打下来的的新黄豆,就等你来做给你吃。”苏青也高兴的应和着:“好啊,嫂子你真好。”
又拿出来给大哥的,是一件皮夹克,大哥接过来就迫不及待的套在身上,两手握着衣领往上一提,又轻轻的拍拍胸口、拍拍肚子,扯扯衣服的下矜,昂首挺胸的对苏青说:“二青,这个花不少钱吧?”
苏青笑嘻嘻的道:“是啊大哥,花好几百呢,我都不舍得给你买。你可得好好穿。”
嫂子忙不迭的说:“赶紧脱下来,你这一身土的别给沾了,我给你挂着,到过年再穿。”
大哥苏茂洋洋得意的说:“这么贵,我更得穿着了,一会我穿着去给拖拉机装桶油,下午去犁地着再换下来。”
苏老头说到:“去装什么油,昨天下午不是刚装的嘛,看你就是木涨。”
去买拖拉机的机油需要骑车去镇上买,可早上不是刚从镇上把这姐俩接回来嘛,实在是不需要再去一趟镇上,大哥就是想穿着新皮夹克显摆。
“不装油也行,我一会去给小姑家送点豆腐。”
苏青说:“爸,您就别管大哥啦,我给您和妈也带衣服了呢。”说罢拿出来每人一套的保暖内衣,“冬天把这衣服套在大棉袄里,可暖和了。”
苏老头也很高兴的接过来:“我二闺女看来这是挣钱了,我看看这是什么‘火灵丹’。”
苏妈妈也高兴的说到:“看来咱过年时候没拦着,让跟她表姐去北京是对的。你瞅瞅,她这精气神多好啊,比过年那会都胖乎了,也白了。”
这边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喝豆汁,做豆腐。那边的刘文卿回到家也是快乐的给大家分享礼物,给新高中生刘文怀买了一双耐克的鞋,给爸爸买的电动刮胡刀,妈妈买的护腰,给奶奶也买了保暖内衣。
不多久大表哥苏茂骑着自行车送来热气腾腾的豆腐,刘文卿看到表哥身上的夹克衫说:“二青买的还挺合身。”表哥更高兴的昂首挺胸了。